有关如东烈士陵园的一切资料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16:40:21
我想要了解江苏如东烈士陵园,包括成园时间背景,历史,概况等一切资料,谢谢!

在如东这块令人神往的土地上,大海哺育的英雄儿女,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与振兴,用血肉之躯铸就了一座座巍巍丰碑,留下了一个个闪光坐标。从县城掘港烈士陵园,到苴镇反清乡斗争胜利纪念碑;从景安耙齿凌,到五义烈士坟;从小洋口反击战纠集塔,到大同烈士墓……先烈们以热血荐轩辕的光辉业绩,“刺破青天锷未残”的雄浑气魄,给人们留下了永恒的昭示,也构成了江海平原上一道壮丽的风景线。

  坐落在县城掘港的烈士陵园,建于1959年月7月,占地近4公顷,主建筑面积2900平方米。因其资料丰富、建园早、面积大、园景美而被列为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走进县烈士陵园,映入眼帘的是巍峨挺拔的革命烈士纪念塔。该塔为陵园的中心建筑,塔基总面积1156平方米,两层结构,呈正方“回”字形。塔基由上等麻石铺设,内外层沿边设置石雕护拦,能容纳2000人,凭吊者可从四面拾级而上。塔身为方柱体,高19.6米,青瓷砖砌成。塔顶为3层3檐,形似宝塔,顶端为白色圆球,四面镶嵌五角星,内有照明设施,夜幕降临,红星闪烁,全城可见。塔正面和东西两侧分别为毛泽东主席、朱德委员长、陶勇司令员的题词“革命烈士纪念塔”、“革命烈士永垂不朽”、“革命烈士精神永存”。其中朱德委员长和陶勇司令员的题词是专为该塔亲书。北面是中共如东县委员会、如东县人民委员会撰写的纪念碑文。

  踏着塔后宽阔的水泥大道,环顾两边繁茂的翠柏苍松,便来到革命烈士纪念馆。东西两馆,隔路相望,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圆柱回廊,极具民族风格。馆内珍藏、陈列着各个革命历史时期的资料、烈士英名录、遗物、图片和44位革命烈士照片及事迹介绍。中央大道道两侧的墙壁镶嵌黑色大理石,上面镌刻着如东5000多名烈士的英名,在万树繁花映衬下,显得金碧辉煌,熠熠生辉。

  纪念馆后两块绿茵茵的草坪中,红色花岗岩建成的墓穴下,静卧着46位著名烈士。他们是如东5000多名烈士的代表,其中有南通地区第一名共产党员、江海大地上第一位红色播火者吴亚鲁,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县委书记吴亚苏,有“人民英雄”白桐本,有如东第一支革命武装领袖崔德耀,有人民的好区长苏云……

  烈士墓后的纪念亭,与烈士塔遥相呼应,六角尖顶,绿色琉璃,红色廊柱。亭内正中立有2.2米高的大理石碑,洁洁白如玉。碑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