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出1篇的就给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13:05:32
偶急需《反裘负刍》、《不胫而走》《宰臣尚志》、《兼罪》、《子思荐苟变》、《宝有不同》的文言文翻译。。各位网友帮帮忙拉

反裘负刍
魏文侯出游,见路人反裘而负刍。文侯曰:"胡为反裘而负刍?"对曰:"臣爱其毛。"文侯曰:"若不知其里尽而毛无所恃耶?"
译文:
魏国国君文侯出门游历,看见一个路人将裘皮衣服翻过来穿然后背柴火。文侯说:"干什么将裘皮衣服翻过来背柴火?"回答说:"我爱惜它的毛。"文侯说:"你不知道里皮磨坏了,那么毛就没地方附着了吗?"

赏罚分明
1、僖负羁是曹国人,曾救过晋文公的命,是晋文公的救命恩人。因此晋文公在攻下曹国时,为了报答僖负羁的恩情,就向军队下令,不准侵扰僖负羁的家,如果有违反的人,就要处死刑。

2、大将魏平和颠颉却不服从命令,带领军队包围了僖负羁的家,并放火焚屋。

3、魏平爬上屋顶,想把僖负羁拖出杀死。不料,梁木承受不了重量而塌陷,正好把魏平压在下面,动弹不得,幸好颠颉及时赶到,才把他救了出来。

4、这件事被晋文公知道后,十分气愤,决定依照命令处罚。

5、大臣赵衰(赵国君王的先人)向文公请求:“他们俩人都替国君立下汗马功劳,杀了不免可惜,还是让他们带罪立功吧!”

6、晋文公说:“功是一回事,过又是一会事,赏罚必须分明,才能使军士服从命令。”于是便下令,革去了魏平的官职,又将颠颉处死。从此以后,晋军上下,都知道晋文公赏罚分明,再也不敢违令了。
郢书燕说

郢地有一个人给燕国的相国写信,晚上写信的时候,嫌蜡烛不亮,于是就对拿蜡烛的人说:“举烛!”说着就在信里误写上"举烛"两个字。其实,“举烛”并不是这封信里原来要说的意思。
燕相国接到这封信,解释说:“举烛,是崇尚光明的意思。崇尚光明,就是推举贤能的人加以重用的意思。”
燕相把这个意思告诉了燕王,燕王听了十分高兴,就照着做了,国家因此管理好了。
管理是管理好了,可并不是信里原来的意思啊。现在的学者,很多和燕相这种做法相类似。
一狐之腋<BR>释义<BR>比喻珍贵的物品。<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