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蓄电池能蓄电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2 10:21:50
为什么蓄电池能蓄电

有些电池能反复充电、放电,人们把这类电池称作蓄电池,又叫做二次电池。蓄电池并非直接能储藏电,因为电是电子的定向流动,而大量的电子是无法像普通物件一般储存在仓库里的。蓄电池之所以能“蓄电”,是把外界的电能用来促使电池内部发生化学反应,把电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起来;使用电池时,电池内部又进行逆向的化学反应,把储存的化学能转变为电能。这种可逆的变化可反复多次进行,蓄电池也就可以反复充电使用了。蓄电池的种类很多,较常见的是铅蓄电池,它常常用在汽车上。目前在通信、家电上用得较多的是小型的全封闭蓄电池,如镍镉电池、镍氢电池、锂电池等。

  小 资 料:
  格拉夫发生器
  1931 年,美国马萨诸塞州技术学院的学生格拉夫发明了一种在很高的电压下产生静电的装置。这个发生器有一个移动的绝缘板,通过转轴在一个空心的金属球表面积累静电荷。这个球体的电势能达到几百万伏,不过,它所产生的电流却是固定并很低的。

  最早的电流
  公元1831 年,麦克·法拉第最早制造出电流。他准备了一个金属线圈,然后拿一块磁铁,一会儿移进一会儿移出。结果发现这使电流开始在线圈里流动。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发现,人们因此而发明了发电机。今天需要的电,大都仍用发电机来发电;而且, 我们现在的许多生活方式,都是以法拉第的发现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请参考物理课本o(∩_∩)o...哈哈!

蓄电池的正极是PbO2,负极是绒状铅Pb,未接入负载时,因化学作用使正极板上缺少电子,负极板上却多余电子,如此产生两极间的电位差。

当外电路接上负载后,铅酸蓄电池在正负极板间电位差的作用下,电流从正极流出,经负载流向负极,。

在负极板上,每个铅原子放出两个电子,成铅正离子,因此负极板上多余的电子在电位差的作用下,不断的经外电路进入正极板。

电解液内部,硫酸分子电离成氢正离子和硫酸根离子,这时因电荷的静电作用,氢正离子移向正极板,硫酸根负离子移向负极板,于是形成电池内部的离子电流,当硫酸根负离子与负极板上的铅正离子相遇时,便生成硫酸铅分子附在负极板上。

在正极板上,由于电子自外电路进入,PbO2与水作用离解出的四价铅正离子在取得两个电子后化合成二价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