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是?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14:49:25
原文是Life is dear, love is dearer. Both can be given up for freedom.(生命可贵,爱情更可贵,两者皆可抛弃换取自由)是谁这么厉害翻译成现在这个样子的?
鲁迅懂英文?

是“左联五烈士”中的殷夫,即白莽,原名叫徐白,鲁迅在《为了忘却的记年》中提到在白莽死后,他翻白莽的《裴多菲诗集》(鲁迅译作彼得斐),看到了白莽写在书上的译文。这是高中课文,大家都不记得吗?
还有裴多菲是匈牙利人,他的诗是匈牙利文的,白莽是根据德文版《彼得斐诗集》译出来的,各位不懂的同志不要乱说话了。至于鲁迅本人,除了日文以外,德文很好,英文也不错。

原文摘录如下:《为了忘却的记念》
同时被难的四个青年文学家之中,李伟森我没有会见过,胡也频在上海也只见过一次面,谈了几句天。较熟的要算白莽,即殷夫了,他曾经和我通过信,投过稿,但现在寻起来,一无所得,想必是十七那夜统统烧掉了,那时我还没有知道被捕的也有白莽。然而那本《彼得斐诗集》却在的,翻了一遍,也没有什么,只在一首《Wahlspruch》(格言)的旁边,有钢笔写的四行译文道:“生命诚宝贵,

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

二者皆可抛!”

又在第二叶上,写着“徐培根”〔这是徐白哥哥的名〕三个字,我疑心这是他的真姓名。

匈牙利的诗人裴多菲

1823年1月1日,裴多菲·山陀尔生于奥地利帝国统治下的多瑙河畔的阿伏德平原上的一个匈牙利小城,父亲是一名贫苦的斯拉夫族屠户,母亲是马扎尔族的一名农奴。按照当时的法律他的家庭处在社会最底层。 1849年7月31日,匈牙利爱国诗人裴多菲在瑟克什堡大血战中同沙俄军队作战时牺牲,年仅26岁。

生命诚可贵

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

两者皆可抛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提起这首百多年来在全世界广为传诵的诗篇,人们便会想起它的作者——匈牙利诗人裴多菲。不过在20世纪60年代中国特殊的政治气氛下,“裴多菲俱乐部”又一度成为带有不祥意味的名词。如果客观地回顾历史,人们便可以知道那位匈牙利伟大的诗人是深受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关切与赞扬的1848年欧洲革命中的英勇斗士,他的诗作也为全世界被压迫民族留下了极其宝贵的文学遗产。

在争取民族自由的斗争 环境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