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学生素质教育应该注重抓好哪些方面的培养?如何培养好的人才?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10 12:36:55

教育是对经验的尊重和利用

  尊重学生应该是尊重学生的经验。不超越学生的生活经验来设计和创生课程,不脱离学生的人生经历来开展价值引导,不跨过学生亲身经验来选择对话主题,这就是对学生最大的尊重。每个学生生活的社区不同,参与社会生活的程度不一,人生阅历不尽一致,因此教师就必须善于从他们的经验出发来呈现问题,设计步调,优选方法。

  同时,尊重也不是对学生经验的一味迁就和附和。教育的艺术在于,在学生已有经验的框架内,达成学生智慧的尽可能的最大程度的发展。教育就是一个从学生现有经验迈向可能发展区,再走向最近发展区的过程。

  教师要善于洞察、剖析、发掘学生经验。一个智慧的教师,善于从别人发现不了经验的地方察觉学生的经验,及时捕捉到对教学有价值的信息。同时,每一种经验都是立体的,都可以从多个角度去认识。对学生经验进行多视角的分析,有利于深刻地理解学生的经验,促使经验发挥更大效能,实现经验的增值。

  素质教育要求用经验来催生学生的智慧,让学生把知识与经验结合,经验和大脑相连,从而有力遏制了“死”知识的蔓延,让学生的大脑获得解放。

  教育是引出和打磨经验的过程

  教育活动就是让学生从既有经验出发引出新经验的过程,是经验“打磨”的过程。教育是“提问”行为,而非“储存行为”,与之相应,学生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知识的“回音壁”。知识的“回音”是否响亮,不仅取决于教师施教的艺术,还取决于“回音壁”自身的构造,即学生的经验结构。好的教育活动能够通过学生的“回音”,将他们的经验引出,进而成为教育的加工对象。

  教育是通过“打磨”和雕琢“经验”影响学生发展的,应该让学生在这个“打磨”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失败的痛苦和发现的甘甜。这种体验和感受,是一切简单的知识技能授受所不具备的。此外,教师对学生经验的“打磨”也不是让学生静静地任人揉捏、剪裁,而是主动参与活动,形成经验、辨识经验、评价经验的过程。因为经验和学生“整个人”是合二为一的,要“打磨”经验就必须有人全身心地参与,就必须主动地在教育活动中表现自我。教师难以只单纯和经验接触,而不与学生“心灵”发生碰撞。

  强调经验在教育中的“脊梁”地位,就是要摈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