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何以称为成语?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11 17:00:34

成语 :
chénɡ yǔ
习用的言简意赅的固定短语或短句。汉语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

古代的语言都是单字成词的,如“妻子”指妻子、儿女是两个词。而在古代各种体裁的文言当中,某些固定的字组合在一起,表达一个固定的意思或是故事,这些字所成的词后来被称为“成语”,即定型的词语或现成的词语之意。如,古诗中“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提取的成语“心有灵犀”;“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提取的成语有“春风得意”、“走马观花”;再如愚公移山的故事提取了成语“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的故事提取成语“精卫填海”等等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成语是语言词汇中的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汉语成语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例如:
言简意赅 勇往直前 相反相成 实事求是
诲人不倦 经年累月 千钧一发 缘木求鱼
削足适履 七手八脚 细大不捐 坐井观天
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其中有古书上的成句,也有从古人文章中压缩而成的词组,还有来自人民口里常说的习用语。有些意义从字面上可以理解,有些从字面上就不易理解,特别是典故性的。如“汗牛充栋”、“虎踞龙蟠”、“东山再起”、“草木皆兵”之类,在汉语成语里占有一定的比例。汉语历史悠久,成语特别多,这也是汉语的一个特点。
成语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最主要的一点是习用语和谚语是口语性质的,成语大都出自书面,属于文语性质的。其次在语言形式上,成语几乎都是约定俗成的四字结构,字面不能随意更换,而习用语和谚语总是松散一些,可多可少,不限于四个字。例如“快刀斩乱麻”、“九牛二虎之力”、“驴唇不对马嘴”、“前怕狼,后怕虎”,这是常说的习用语;“百闻不如一见”、“真金不怕火炼”、“有志者事竟成”、“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这是一些经验之谈,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属于谚语一类。成语跟习用语、谚语是不一样的。
成语大都有一定的出处。如“狐假虎威”出于《战国策·楚策》,“鹬蚌相争”出于《燕策》,“画蛇添足”出于《齐策》,“刻舟求剑”出于《吕氏春秋·察今》,“自相矛盾”出于《韩非子·难势》,都是古代的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