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为什么会死时一贫如洗,死后亦无亲族祭奠?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4 08:09:57
他父亲、叔叔、哥哥、儿子、侄子都是进士,肯定都是官,总不会没钱养他吧!况且宋朝官吏奉禄又高,说不准还有点灰色收入。
就算是他父亲、叔叔、哥哥、侄子都不认他,儿子总要管吧,那时是理学当道呢,不孝会死得很惨的。

柳永的人生准则是 宁教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换现在的话说,他就是个有才的花花公子。
他整天混迹在风月场所中,败尽家财,所以家人都当他为家庭的耻辱

柳永的父亲、叔叔、哥哥三接、三复都是进士,连儿子、侄子都是。柳永本人却仕途坎坷,景佑元年(1034年),才赐进士出身,是时已是年近半百。曾授屯田员外郎,又称柳屯田。词作极佳,流传甚广。其作品仅《乐章集》一卷流传至今。描写羁旅穷愁的,如《雨霖铃》、《八声甘州》,以严肃的态度,唱出不忍的离别,难收的归思,极富感染力。

也许是应了“文章憎命达”的条律,柳永的一生太倒霉。第一次赴京赶考,落榜了。第二次又落榜。按说,补习补习,完全可以东山再起。可不服输的柳永就是沉不住气,由着性子写了首牢骚极盛而不知天高地厚的《鹤冲天》: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姿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落榜了,不好好反思自己,却要说皇帝没有发现自己,政府遗漏了贤才。明明是一介布衣,偏偏要说自己是才子词人,是没有穿官袍的高官。特别让当局难以容忍的是结尾的一句话:“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年轻人真有些狂。自己落了榜,不知丢人伤面子,还故作清高,换什么“浅斟低唱”。

发牢骚的柳永只图一时痛快,压根没有想到就是那首《鹤冲天》铸就了他一生辛酸。落榜后的后生写了几句调皮的诗句本没有什么。问题是你不是一般的后生,你是柳永,你柳永的词凡是有井水的地方,就有人歌,就有人吟。柳永不知自己的名字和词作已经覆盖了远近的市井巷陌,楼堂馆所;不知道那带有磁性的词句和清新的韵律已经征服了天下的歌迷和追星族。更不知道,在某些阴暗的角落,有人在窥视他的行迹,有人在分拆他词作中的不安定因素。

皇帝让他且去填词 得罪了皇帝 自然没人敢招惹他
而且古代写词又不收版税 拿什么换钱啊

首先,以柳永的生平他的家人肯定是跟他保持距离的。
其次,柳永当的那个屯田员外郎是个并不怎么样的官,柳永的经济来源主要是靠给妓女写词。
再者,柳永好象没有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