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还有于丹从前的作品啊?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00:42:18
谁还有于丹从前的作品啊?
呵呵,超级喜欢于丹啊,今天无意中找到一篇她大学时候写的信,是写给"精华学校"的老师的
谁要是有类似的作品拿出来大家分享一下啊呵呵

四中八二届文科班毕业校友于丹给老师的一封信
写给廖老师的一封信。
廖老师:您好!
上大学以后几次回校都没有见到您,上次听说您为毕业班累病了,不知现在是否已恢复健康。本想到您家看望您,可惜忘了地址,转了几圈也没找到,再过半个月又是高考,两年前的这个时候您正为我们辛苦操劳,现在一定又到了这个周期中的最紧张阶段。在这种片刻千金的时候,我不能再打扰您了。您的身体不好,麦乳精送您补养;赵老师爱喝茶,麻烦您把茶叶转给他,给赵老师提提神。

最近北京天气反常,或酷热,或阴雨,您可千万要保重身体!您、赵老师、毕业班的所有老师们是我们最可信赖的依靠。您们的身体健康是毕业班的福气,您们放心不下学生,学生们也不忍心看着老师们累垮。我上的是师范院校,从一年级开始就常常有专业教育,但是,身教毕竟胜于言传,我想,一切师范系统的学生,只要跟着四中文科毕业班的老师们实习一个月,甚至仅仅一星期,他们就会最切实最深刻地理解怎样为人师表、何为人民教师的职业道德!这一点在校时也时时使我感动,但真正铭心刻骨的理解还在于走出中学大门之后。尤其是刚上大学时,同学们常常谈起中学时代,中学老师,而四中的老师是最让他们佩服的,每当我讲这些的时候,总是骄傲地想:我们的老师,才是世界上最好的老师!整整一学年写作课,除游记等少数指定体裁外,无论写人、写事、记叙文、散文、议论文,我几乎都写不出四中这个圈子,那个又大又破的校园,是我心里最最美好的一个凝聚点,离开了,我才明白那里的一切对我有多么强烈的吸引力,我对那里竟有如此强烈的眷恋之情!四中似乎是一个永远写不完的永恒题材,因为她留给我太多太多写不尽的东西,不仅仅是学业上,更多的、更重要的,可能在我一生中都不会磨灭。

我在四中,不是个好学生,当我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中学课桌已不再属于我。今是昨非,来者可追,徒然后悔没用了,我只能死死抓住今天。值得庆幸的是,我毕竟有了一个中文系,或者说有一个中文系收留了我,不管它是怎样的学校。这就够了,真的!廖老师,大学两年来,我几乎在开每门新课时都这样

我现在就在精华上辅导班呢,好像是见过他们blog上面贴过这文章,你可以去他们的blog上看看,其他的就没有看过了,其实一个名人出名前特别是这些文人,大学时代的文章不一定有现在的深度,所以建议还是看现在的著作就好了,用不着痴迷收集之前的文章...

直接看 杨伯俊的《论语译注》。 这个是当代最好的论语读本。

这是国内外很多大学的哲学系指定的《论语》入门读本。

于丹也是参考过这本书的----他接受采访时这么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