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关于好学的成语故事很多,如“悬梁刺骨”等。你能在举4个例子,并说与这成语有关的关键人物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12:54:25

词 目 凿壁偷光 使用频率 常用
发 音 záo bì tōu ɡuānɡ
释 义 形容家贫读书刻苦。
出 处 《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示 例
近义词 囊虫映雪、穿壁引光、废寝忘食
反义词 不学无术
故 事 西汉宰相匡衡从小因为家贫,没有条件进学堂,他白头帮人干活,晚上没钱买灯油,就只好在家里土墙上凿一个洞,借隔壁的灯光来读书,甚至到有书的人家去免费帮工换取书本,他刻苦学习终于在汉元帝时期当上太子少傅
灯谜面 挖墙而入窃一空
用 法 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词 目 闻鸡起舞 使用频率 常用
发 音 wén jī qǐ wǔ
释 义 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出 处 《晋书·祖逖传》:“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示 例
近义词 发奋图强、自强不息
反义词 苟且偷安、自暴自弃
故 事 东晋时期,北方大部分土地被金人占领,司州主簿祖逖和刘琨两人想要收复北方的领土,他们经常畅谈到深夜,然后听到公鸡打鸣就起床练剑。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训练,祖逖带兵北伐,收复了黄河以南的大片土地
用 法 连动式;作谓语;含褒义

词 目 手不释卷 使用频率 常用
发 音 shǒu bù shì juàn
释 义 释:放下;卷:指书籍。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出 处 《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
示 例 闵象南老好观书,年七十余,每夜漏下二三十筹,~。(清·王晫《今世说·德行》)
近义词 学而不厌、爱不释手
反义词 不学无术
英 文 very diligent
故 事 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没有文化知识,孙权鼓励他学习史书与兵法。吕蒙总是推说军队事多没有时间学习,孙权列举自己及前人的例子,如“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孟德亦谓老而好学。”吕蒙深受感动,从此发愤学习,学问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