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怎样看待类似《品三国》这类的书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8 15:58:00
不知道大家都怎样看待易中天的《品三国》这类书?
首先我先说一下本人的看法。我很喜欢看名著,尤其是中国的四大名著中的《红楼梦》和《三国演义》,坦白说在这些中国的名著的版本中我还是最青睐于原文,不喜欢明师伴读这类书刊。当看到里面的某一个情节,某一个故事时,如果书下有解刨分析的话我会很自觉的去看,这样一来,自己心中的一些认定,一些很有挑战性的认识很快就会被自我否定。日久天长,大家所说的看《三国演义》会增长一个人的学识,谋略,看《红楼梦》会让一个人懂得人情是非。但我认为,当像《品三国》这些书出现后,人们往往会随波逐流,让英雄所见略同成为了英雄所见~相同~,往往认定一个人,认同一个人的说法后,大家就会很容易将前辈们留下来的东西变成别人说出来告诉你的,一文不值的废话,谬论。
当英雄所见略同后,我们的国家真的会人均文化水平提高吗?
当英雄所见略同后,我们的国家真的会拥有具有心思想的创造性人才吗?
当我们真的英雄所见略同后,我认为不见得会将前辈的名著推到文学史的高潮,而是一文不值的所见略同。
你对这类东西有什么见解,可以和我一起分享吗?

压缩饼干,只能充饥。

我还是主张尊重历史.小说有小说的文化,但是历史是不能改变的.我也挺喜欢看品三国的,不管别人说它好也罢,坏也行,我并不会像小说那样来读它听它,它只是我了解一些为人处世,了解社会的一种渠道.
要学会以史为鉴,只有这样才能在现代复杂的人际社会中得以生存.

演义毕竟不是史实,而易的一些书,是从史实中取材而得来的,尽管是个人的见解,但其中不少有许多学者的研究,他也是在综合的基础山得来的,可以这么说,易的讲解,听的人大多数都是看看过演义的,从时间来说,看的比讲的早,这样更能体会到历史的一面与小说的差别,而没看过演义的人听讲解,其中一部分人会产生兴趣,从而看小说,两着的效果都是一样的,我想说的就是,历史与小说是不一样的,研究的是历史,是<三国志>;看的是演义,演义只求好看,但毕竟那不是真的,研究的人很少,但研究出来的都会接近真实的历史,我们中也很少有人去读<24史>等历史书籍,听听前辈的讲解不也是很好么?如果真的喜欢,喜欢的人会去研究,或许会得出不一样的见解,前辈们这么做,一是让人了解了历史,二也能培养真正喜欢爱好历史的人,我觉得,100个人中有1个真正喜爱的人,在前辈们的带动下,培养兴趣,从而增加这方面的人才,还是很值得的

好,还读者一个真实的历史.《三国演义》等小说在文学的成就很高,但对历史来说,却是一种毁灭,让读者真正了解中国历史。

看正史,看野史,看小说,都能让你更全面的去了解事实,至少说是更接近事实,而《品三国》之类的书,是学者们经过精心整理,参考了很多相关书籍后写成的,当然里面会带有笔者的个人见解!可能会让很多人的看法向其靠拢,但是,在这类书籍出现的同时,已经拉来了好大一批原先就根本不懂三国,不关心三国,不爱三国的人,当他们爱上三国之后他们就会自己去挖掘,去研究!为什么《三国演义》他们是名著,就是因为大众爱看,只有大众都喜欢了,才会有更多的见解出现,更多的讨论进行,这样便有更多的事实被发掘出来么!

那是易中天的个人观点,不过我却对他评价的诸葛亮有些不满,诸葛亮是很聪明么?我不认同!有什么意见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