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色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15:51:22
有没有相关的解释和图?

牛顿色盘
又称“七色板”。牛顿为说明日光的成分而制作的仪器。圆板分为七个扇形,依次涂有红、橙、黄、绿、青、靛、紫七种颜色。将圆板迅速转动,可见到板呈白色,说明日光是由以上七种色光合成的。

用来表示颜色混合效果的圆盘。1666年I.牛顿利用三棱镜把太阳光分解成彩色光谱,并做了色光混合实验。牛顿发现颜色混合后可产生中间色或另一种新颜色,他利用一个简单模型把所有有关颜色混合的结果都概括进去。牛顿把光谱中从红到紫的七种颜色按顺序排列在一个圆上并各占一定区域,如图所示。借助于此模型可定性地预测各颜色混合后的结果。例如等量的红色(R)和蓝色(B)混合时,只需连结R和B点 ,从圆心O引直线通过RB的中点并交于圆上一点 ,交点所在处的紫色就是混合色。又如黄色和绿色混合后得草绿色 。若代表两种颜色的两个点的连线通过中心点O ,则该两等量颜色合成为白色。凡能合成为白色的两种颜色称为互补色,例如图中Rˊ和G点所代表的红色和绿色是互补色。把图中各区域着上相应颜色制成圆盘,并令其迅速绕轴转动,利用人眼的视觉暂留效应(见视觉),视网膜上将产生七种颜色的混合,得白色。牛顿的这个模型并不十分精确,这是人们寻找颜色合成规律的最初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