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质量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11:11:11
以前的历史课本上讲到一课,在一个城市某处发现了一座唐朝还是宋代的粮仓,里面有几十万石粮食,还没有炭化,这么久了,难道是当时的战备储量?要是某一天世界闹饥荒的话,这些粮食还能吃吗?如果能吃的话,那可能救多少人那,我就是想问,过了这么久了,还能用吗?大米一定都干枯了,还有几十万(石dan)换算成斤是多少斤啊?

这些粮食肯定是吃不了了,从时间上分析即使粮食没有炭化也已经失去自身的营养成分,理论上讲要是一定要吃会跟吃石子的感觉没什么两样!
石,读音dan,作为计量单位,有两个用法:
1.容量单位。10斗为1石。
2.重量单位。在汉代,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汉书·律历志上》

作为容量单位,1石是现在的多少斤?石主要用来计量粮食,稻谷、粟等等。一石多少斤,有个比重问题。

以下摘自《关于古代粮食钟亩、石的问题》

“古代常用容量单位由小到大有升、斗、斛(石)、钟,通常学者们认为斛和石相通,自秦汉开始它们之间都是十进制。...
...林甘泉主编的《中国经济通史_秦汉经济史(上)》也认定:汉代1石=2市斗,1市斗=13.5斤,1石=27市斤粟。汉代1石为20000毫升,1斗为2000毫升,即秦汉时期1斗禾重2.7斤,这也是以实物测量所得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