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的主要人物的描写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05 14:11:09

红楼梦中的宝钗圆融,宽平,大方,和气,其为人处世的方法与态度在任何一个社会都会受到赞赏与喜爱。书中说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这一个“时”字,是宝钗“现实美”之要旨,也是宝钗为人之根本,不论曹雪芹对她的美貌、才能、典雅怎样铺陈、渲染,但“时”才是她性格的本质所在,也是使她人见人爱的根本所在。与其相对的黛玉不受欢迎的根本也在此。

宝钗的为人处世代表了中国人务实的“时”之处世哲学。此种处世哲学源于对世界时时处于变化之中的认知,由于认识到事物之“恒易”,所以“从时”。这种哲学观无时不在影响着人们的心灵和人生态度,在为人处事上从时而行,处理事物上则重务实,讲究把握时势,顺时顺势而行。 “君子时而中”是孔夫子心目中持有极高修养的君子因时顺时顺势而做出最为恰切的选择,可世间有几人能持如此高度的人格呢?如果一个顺“时”而为的人不能处处以天下为公,不能配以内心坚贞的理想信念,稍有私心,便会如尚书评“易”所言-----“失之者贼也”。具体到人际交往,这种崇尚和实践练达人情的人物,可以获得人际关系的和谐,但却有一个致命的缺陷:虽左右逢源、八面玲珑,却过于功利和虚伪圆滑,甚至是冷漠。

宝钗之失亦在于此。宝钗的存在蕴含了一种现实的人生态度。她做任何事,都非常务实,在为人处事上做到了“人情练达即文章”。她尽心揣度,趋时,奉时,迎时,从时,投时,恰到好处,十分得体,赢得了良好的人际关系与评价。但是,可以说,黛玉的尖刻是其表,心地却是忠厚的,甚至带几分傻气;宝钗却是钗,外面是珠花玉坠里面暗藏尖刀利刺;她的宽平后面,蕴藏着险刁。金钏受辱,含愤投井自尽,王夫人算得上是间接杀手,在良心上尚有一些自责,即使是装模作样。但宝钗却说金钏是贪玩失脚落井而亡,与任何人无干;轻描淡写地安慰王夫人“不必念念于兹,十分过不去,不过多赏他几两银子发送他,也就尽主仆之情了”。第二十七回中,明明是她听到了小红和坠儿的背人话,偏装作追林黛玉路过这儿,致使小红和坠儿误以为黛玉听去了她们的谈话。对此,宝钗非但不内疚还自我庆幸。可以想见,如果一个社会上的大多数人有着如此“从时”之心,这个社会将是如何的功利而冷漠。

不仅如此。“因政教而成风俗,因风俗而成心理。”“从时”已沉淀为一种极为普遍的社会文化心理,生成了轻形式重实质、重人情轻原则的人文传统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