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雍正乾隆以后,清帝常年居住在北京西郊的?(圆明园?颐和园?春园?静宜园?)四选一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12:18:10

清雍正、乾隆以后,清帝常年住北京西郊圆明园。王公贵族为平日上朝方便,多在东、西两城建宅,所以,北京的王府主要集中在东城和西城。清代北京的王府,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一为清初入关有功、“世袭罔替”的八大家亲王,即人称“铁帽子王”的八大王府。二为清中叶康乾时期的王府,这一时期的王府保留不多。三为晚清的王府。

颐和园到光绪时才建的。排除
没有春园只有绮春园自道光初年起,该园东路的敷春堂一带经改建后,作为奉养皇太后的地方;但园西路诸景,仍一直是道光、咸丰皇帝的园居范围。该园1860年被毁后,在同治年间试图重修时,改称万春园。
静宜园位于北京西北郊的香山,一直都没成为皇室的首选,因为离故宫较远
还是该选圆明园吧

圆明园,,,除此之外还有热和的避暑山庄
一般清帝在圆明园所待的时间为一年中的6到7个月,而夏季又在避暑山庄待上1到两个月,这是清道光咸丰间的事。咸丰以后,那拉氏掌权,就不太清楚了。

是承德的避暑山庄,大清后宫那部电视剧上演的就是道光皇帝去承德过了两个月,他的妃子怀孕了,怀了1个月

颐和园原为清漪园,是乾隆爷建的,绮春园是道光和咸丰几位皇帝去过的地方,准确说,咸丰皇帝更喜呆在圆明园,哪里有他养的四春汉妃,还有极受宠的天地一家春慈禧,静宜园属于避暑的地方,他们一般只在夏天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