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是西安的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0 09:37:21

历史上对董仲舒的出生地有3种说法:一是景县广川镇人;二是枣强县广川镇人;三是德州广川县人。从史书记载与几千年流传下来的故居旧址、村边祠堂、碑刻内容以及董故庄村民对董仲舒的敬仰之情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董仲舒系今景县广川镇董故庄人。

关于董仲舒的故里,最早记载于司马迁的《史记》一书,称:“董仲舒,广川人也。”董仲舒存世之际,既有广川国,又有广川县。司马迁所说的广川是指广川国,还是广川县呢?东汉史学家斑彪在论《史记》时称,司马迁说指应为广川县,并非广川王国。即董仲舒为广川县人。明代嘉靖《枣强县志》载:汉世,枣强广川,离合废置,本为一也。据考,其疆域大致包括今枣强县东南部之一部,南部之一部,西部之一部,中部、东部、北部及今景县西南角与今故城县西北角。古汉之广川为今之枣强。董仲舒故里为今枣强县旧县村处,依据如下:

1, 近年来在旧县村发现“董氏宗祠”石刻门楣及其清代拓片,标记“祥符 丑重修”字样。即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公元1013年),重修即表示此前这里就存有:“董氏宗祠”。宗祠即家庙,乃族人祭祀先祖之所。
2, 明《冀州志》载:旧县村西有一座“四名寺”,当地俗称“西大寺”。前身为董子当年讲学之所。河间国献王刘德为其所建。该寺毁于清代末,遗址尚存,凸出地面。遍地瓦砾。村民在此挖出陶制灯台,上写秉烛课徒,诲人不倦。为董仲舒当年讲学所用之物。
3, 董仲舒举家徒长安。故里董氏日渐徒亡。其故居董氏宗祠毁,后人于原址建董子祠。明代万历三十六年(公元1608年)重修,并雕董仲舒坐姿势石像,(高约2米)一尊奉与内,后伺宇毁,石像仍存。1982年为河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重修董子祠于原址,以保护石像。关于董仲舒石像置于后旧县村还有一段传说。称当年在西山雕刻石像完毕后,要运往董故庄村安放,但运至旧县村“忽重不可举,遂置之而去。”对此,故人异议。如董仲舒出生于董故庄村怎能将先祖石弃之他村。董故庄村距旧县二三里,千里迢迢运抵,近在咫尺九运不过去了吗?无道理吗?!
4, 《世说新语》记载:董仲舒有一位儿子名符起,被误为不孝而赶出家门,投奔于距旧县村四五里路的董仲舒好友王善有。董符起将王善有老人送终后,继续生活在此村。明《枣强县志》载,却有王善有此人。但无生平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