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什么时侯有枪的?明清时中国的枪炮有多少种?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21 09:41:27

南宋绍兴二年(1132 年),金兵南侵。一名叫李横的匪首纠集了一群散兵游勇,四处抢夺,骚扰城镇。某日李横带兵攻打湖北德安府(今安陆县),腐败的军政官员慌忙外逃,城内留守的士兵和百姓推举了陈规组织守城。在这次坚守德安的战役中,陈规创造了世界最早的管形射击火器,名叫“火枪”。从前的火器制法很简单,一般是用竹筒或纸筒(呵呵,谁说纸包不住火)装上火药然后绑在长枪枪头附近,交锋时点燃火药引信,既可烧人又可以刺人。这种原始的火器严格的讲,还只能算一种冷兵器。而陈规发明的“火枪”是用粗而长的竹筒做枪管,内装火药。交锋时点燃火线,使火药迅速燃烧时产生大量气体,枪管内气压骤然增加,将火焰喷出,灼伤敌兵。这种火枪必须两人抬放,陈规在防御战中,曾使用20条这种火枪从天桥上射击敌兵,在当时算的上是火力凶猛了。之后的宋人于金人使用的管形火器官,主要是这类火枪,金人又称之为“飞火枪”。
  南宋末年的1259年,寿春府(今安徽省寿县)制造出发射“子窠(音同颗,本意是筑在地洞里的鸟巢)”的“突火枪”。这种枪是在火枪的基础上改进而成,也是用竹筒做枪管,管内填充火药和“子窠”,所谓“子窠”是用瓷片、碎铁子、石子之类的东西填充的弹窝,这便是后来管形火器发射弹丸的前身。那时的“突火枪”已经具备了射击性火器的三个基本要素——身管、火药、子弹。突火枪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射击性火器,它射程比陈规的火枪增大,响声如雷,远闻150多步。后来蒙古人仿照该枪样式,制成竹火筒,在西征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也因此传入了中东。但是,竹、木制的火枪,由于枪身脆弱,容易被火药炸裂或烧毁,且射程短,威力小,所以,金属管形火器后来的出现就成了必然。13世纪初出现了金属铸造的管形火器。我国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金属管形火器是1332年铸早的一尊铜火铳,口径为10.6厘米,长37厘米,重约14公斤,铳身铸有铭文“绥远讨寇军”。这也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早的一支铜火铳,比欧洲最早的青铜枪要早半个多世纪。对于金属管形火器,口径大不利于步、骑兵持放的叫做炮、筒、铳;口径小且利于步、骑可以手持操纵的叫做枪,有时也称筒或铳。明代兵书中说:“大者发用车,次及小者用架、用桩、用托,大利于守,小利于战。”由此可见,古人造枪是用于步、骑兵携带作战,要求短小轻便,造炮则是用语守城攻坚,大型炮要用车载船运或修筑固定的炮台,威力大,足以攻克堡垒,抵御对方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