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是什么意思啊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2 05:23:20

支那(シナ‎、shina或sina、CHINA、——日本罗马字拼写法),是日语中对中国的一种称呼,汉字亦作至那、脂那,在中华民国成立后多带有负面意义。在中国、日本等国普遍出现的民族主义者如今对该词的使用尤其富有争议。

[清亡之前]
「支那」一词的由来据说是来自於印度的梵文,在梵文的经典中以Shina称呼中国;据说是来自於「秦」(chin)发音的转变。《辞海》解:「梵语谓中国为支那,亦作脂那、震旦、真丹、真旦、振旦、神丹等」。《宋史·天竺国传》:「天竺表来,译云伏愿支那皇帝福寿圆满」。而日本在江户幕府末年明治维新初年也开始使用支那一词来称呼中国。由於过去日本以「汉」、「唐」、「明」等方式称呼都是中国朝代的名称,为了确定对中国大陆的称呼,便使用支那来称呼中国大陆。当时日本政府在正式场合把中国称为「清国」或「大清帝国」,比如把中日甲午战争称为「日清战争」。在一般的民间报刊,则一般把中国称为「支那」,把甲午战争称为 「日支战争」。

而中国当时的留学生,尤其是反对清朝统治的革命家们,也以支那标志出身国。1902年,章太炎等在日本东京发起《支那亡国二百四十二年纪念会》。1904年,宋教仁在东京创办了名叫《二十世纪之支那》的杂志。另如孙中山的革命伙伴,日本人梅屋庄吉,在辛亥革命成功后在日本发起成立「支那共和国公认期成同盟会」(此一历史在广州黄埔军校的孙中山纪念馆内有记载,该期成同盟会的匾额亦可见於该地),敦促日本政府承认中华民国,此时的支那也显然没有侮辱之意。

[二战期间]
1911年中华民国成立之后,由於中国没有完全统一,处於军阀割据之下,1913年,7月日本政府明文规定:今后不论中国的国号如何变化,日本均以「支那」称呼中国。日本不用「中国」的另一个原因是「中国」这个词暗示这里才是中央之国,这样日本就成了「东夷」。1919年五四运动之际,中国爱国志士上书政府,要求日本不得使用「支那」或「支那共和国」的说法。中国政府与日方交涉未果。1932年日本官方在中华民国政府的要求之下,改以「中华民国」代替支那在官方文书的称呼,但民间报刊仍称中国为「支那」。

1937年发生七七事变,中日爆发全面战争。日方把七七事变叫做「支那事变」。整个中日战争期间,日本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