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信会”是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20:34:25

浸礼宗(Baptists)是新教主要宗派之一,于17世纪初产生于英国和流亡于荷兰的英国人当中。它反对给婴儿施行洗礼,认为受洗者必须达到能够理解受洗意义的成年期才能领受洗礼,并主张受洗者必须全身浸入水中,以象征受死埋葬而重生;强调各教堂独立自主,不受政府或其他教会干预。浸礼宗在英国和美国的影响较大。鸦片战争后传入中国。从美国南方传来中国的教会称作“浸信会”。耶稣原始教会(基督宗教就是基督旧教)

异族基督教徒(罗马人等)

天主教教会(西罗马帝国的基督教成为罗马天主教的新教)
↘→基督教教会
→东正教(希猎、埃及、土耳其、西伯利亚等)
→基督正教(俄罗斯、巴尔干半岛)
→新教(路德、加尔文)→英国教会→卫理会(约翰韦斯利创始)
贵格会(乔治福克斯)→摩门教
→加尔文教派→清教教徒→浸信会、长老会
→再洗礼教→孟诺派(荷兰西门创始)
→路德教会

浸信会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浸信会(Baptist Churches,又称浸礼会),基督教新教主要宗派之一。十七世纪上半叶产生于英国以及在荷兰的英国流亡者中。当时属清教徒中的独立派。反对给儿童行洗礼,主张教徒成年后方可受洗,且受洗者须全身浸入水中,称为“浸礼”,故名。并主张独立自主,反对英国国教和政府对地方教会的干涉。

各地方的浸信会并不受一个中央的总会管理,而都是各自独立、自主和自治;浸信会传入美国后,自1836年起派传教士来中国。1845年,美国的浸信会分裂成美南浸信会和美北浸礼会。目前存在于各地区的浸信会联会(例如:中华基督教浸信会联会、香港浸信会联会、马来西亚浸信会联会等),并不是管理各地方浸信会的组织,而是由各地方浸信会自由加入,目的在协调共同事工的推动。

目录 [隐藏]
1 信仰特色
2 浸信会在美国
3 浸信会在中国
4 浸信会在台湾
5 华人浸信会名人
6 参考文献
7 外部链接
7.1 浸信会联会
7.2 浸信会神学院
7.3 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