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宇宙人生?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0 09:25:37
我觉得宇宙人生观就是说 对一切事物都无所谓 在有限的时间里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请大家改正或修改'补充.....什么是宇宙人生?
懂庄子顺其自然的精神,再来回答........!!!!

对于人类来说,宇宙广袤无边叫人着迷,但是宇宙也不是永恒的.永恒是不存在的,人类从出生开始就走向死亡,但是人类却从来没有为死亡悲观过,因为我们知道我们的死亡是为了以后生命的延续.而宇宙也会灭亡,同样孕育着新的宇宙.人类在漫长的生命历程中苦苦挣扎,正是为了下一代的延续,我这么说似乎很遥远,但是想象我门的父母是如何把希望寄托在我们身上,我们又是如何把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这是父母的天性?还是生命延续的规则.当你了解这些的时候,就请在想想,我们奋斗是为了什么.

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① 诗人必有轻视外物之意,故能以奴仆命风月。又必有重视外物之意,故能与花鸟共忧乐。② 诗人对于宇宙和人生,要观察、体会、了解、领悟,便要“入乎其内”,到生活中去。人人都能观察,但是,常人之眼与诗人之眼不相同,常人之眼有时看不到,看不透,或看到了说不出来,没有提炼的能力。诗人之眼则不同,他能静观,能观照,能突破自身狭隘的眼光,能出乎其外,站得更高,“超以象外,得其环中”,他能排斥私欲、功利等障碍,能将客体的本性体察、领悟出来,这就是诗人天才的“内美”,具有这种崇高的人格和素质,才能出,故能观。同时,待物化的艺术境界,即在审美主体(作家)蕴藏形成的第二自然、第二人生和第二之我需要用艺术形式、手法表现出来,这种表现在于审美主体驾驭艺术形式、艺术手法的能力,这种能力有高有低,这便决定作者在“出乎其外”时能否高致。因为作者心中的意象是观物、观情的辩证统一,达到最高的境界,有时稍纵即逝,是须臾之物,需用不朽的文字表达出来。所以作者既要超以象外,轻视外物,能以奴仆命风月,又要重视外物,情景相融为一体,能与花鸟共忧乐。王国维评论说:“南宋词人,白石有格而无情,剑南有气而乏韵。其堪分北宋人颉颃者,唯一幼安耳。”③这里所讲的格、情、气、韵是格调、性情、音韵、气象,四者能烘托出“境界”。因此,境界包括敏锐的观察能力,深邃的感情,能反映出鲜明生动的形象。王国维举周邦彦的《苏幕遮》咏荷的词,其中“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园,一一风荷举”。评说:“此真能得荷之神理者。”①

看远了,是宇宙;看近了,是人生。
不要相信人在万物之上,
那不过是人类盲目的自大。
人重来没有真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