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王,帝,皇,这些字的区别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21:50:07
我在读战国史的时候发现了一个我不明白的地方,就是君与王,那时的君是小于王的,但是君王这个词却是君在前王在后的,按照一般的中文字法构造来说前字因比后字要大,那么何来君王这一词?而帝,皇因该是一类的,可帝,王,将,相这熟词中却没皇这个字?
我想请教大家一下到底是怎么会事?
有个字我打错了 '前字因比' 应该是这个"应"

君:君主,可以解释为主公
王:有一块特定地区,有文臣武将百姓,概念在君之上,有时君可以看作是王,战国时各诸侯即是王,以后的历史中诸侯也有称为王的。比如皇室子弟分出去成为一个诸侯,名称上就是**王:秦王,康王等封号,也有以地方命名:淮南王
帝:拥有大片的土地,概念上在王之上,可以分封诸侯王
皇:和帝的意思一样
帝在说一些有名号的皇帝时用,汉武帝,没人叫汉武皇的;光武帝,同样没人叫光武皇
皇是直接称呼上,比如皇上
皇帝和君王一样是一种意思重叠用法,比如江河
帝、王、将、相;如果帝换成皇,再读下,会不会不舒服呢?中国文字不但意思要用的贴切,读音上也要舒服
在古代是没有词的,子女即儿子女儿,妻子即老婆孩子。对于现在的叫法君王,皇帝在古代出现不多,一般都表达两个意思。现在这两个词这样放在一起也是表示两个字的意思接近

“君”:封建时代指帝王、诸侯等。“王”:一国君主或皇帝以下的最高爵位。“帝”:宗教徒或神话中称宇宙的创造者和主宰者。“皇”:君主,亦指神话传说中的神。



“君”、“王”、“帝”、“皇”的区别介绍如下:

1、“君”jūn。释义:1.封建时代指帝王、诸侯等:~主。~子(a.旧指贵族、统治者及其代言人;b.指品行好的人,如“正人~~”)。~王、~上、国~、~权、~临、~侧。2.古代的封号:商~、平原~、信陵~、长安~。3.对对方的尊称:张~、诸~。

2、“王”wáng 。释义:1.古代一国君主的称号,现代有些国家仍用这种称号:~国、~法、公子~孙、~朝(cháo)。2.中国古代皇帝以下的最高爵位:~公、~侯。3.一族或一类中的首领:山大~、蜂~、~牌(桥牌中最大的牌;喻最有力的人物或手段)。4.大:~父(祖父)、~母(祖母)。5.姓。

3、“帝” dì。释义:1.宗教徒或神话中称宇宙的创造者和主宰者:上~、玉皇大~。2.君主:~王、皇~、称~、~制。

4、“皇” huáng。释义:1.君主,亦指神话传说中的神:~帝、~后、~宫、~储(已确定的皇位继承人)、~权。2.大:~~巨著、冠冕堂~。3.对先代的敬称:~考(对亡父的尊称)。4.古同“遑”,闲遐。5.古同“惶”,恐惧。6.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