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听器的正确认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00:21:14
我来发表一下意见吧——没错,“西门子”品牌大家都听过,莫非就代表着西门子助听器就好吗?当然不是! 我想“西门子手机”大家也听过吧,或许还用过,可如今呢?还不照样在中国甚至地球上消失了! 这也就说明了——有响亮的名字,并不代表着它什么都好!
有些人追求品牌~ 呵呵,我只能对其一笑远之。对于听障患者验配助听器,需要的是什么?毫无疑问,患者朋友需要买的是听力,买的是清晰自然的声音,买的是语言的理解能力。而不是盲目的追求什么品牌!
真正来说,各助听器厂家所生产出来的助听器,从硬件上来说都大同小异,除了一些盒式机,个别模拟机之外,其它各部分配件(芯片,MIC,RECEIVE甚至导线)都来自于一两家国外供应商,因为国内毕竟还没有开发此软件的实力,或者说就算开发出来,也没有国外的成熟,必然没有市场!
所以某些患者所谓的品牌观应该有所改变!通俗点说吧,比如你的助听器是“克林顿”牌又怎么样呢?塞在耳朵里面谁知道?!不像名牌衣服裤子那样可以穿在身上炫耀“我的是李宁的”“我的是耐克”“我的是七匹狼”等等,显得多风光多体面。你戴一个助听器有什么了不起。。。莫非你也想炫耀一番不成?
根据统计,国内助听器的品牌多啦。就因为去存在着暴利可图。
助听器比较有影响力的品牌有——瑞声达,西门子,锋力,新声,斯达克,丽声,欧仕达,奥迪康,优利康,唯听等。
随便说说这些厂家的历史——斯达克产品在国外的退货率在40%左右且在97年在国内市场“死”过一次,到2001年才开始“复活”!
所谓的助听器“通道”概念,都是西门子厂家一手捏造,什么通道越多就越好,其实并不为然。唯听助听器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它打破了通道的概念。唯听助听器,通道少,但声音效果还是公认的!!!所以患者朋友不要认为通道越多就越贵,浪费钱财~! 据了解,在国内,欧仕达公司助听器给经销商的扣率是最好的,也就是说,经销商卖欧仕达产品是最赚钱的。西门子给经销商的扣率都比较高,并且西门子区域销售代表口碑都不怎么好,因为他们是所谓的大品牌。呵呵~ 所以很牛B
为什么西门子,瑞声达,锋利 给经销商的扣率偏高呢? 是因为这些公司的员工工资,福利待遇好,给经销商支持设备啊,编程线啊,出手阔绰,还包括门面的装修啊,打广告啊等! 当然经销商

按其外型可以分成五类:盒式、眼镜式、耳背式、耳内式、骨导助听器。其中眼镜式、耳背式、耳内式助听器又称为耳级助听器,耳级助听器接收声音的方式较其它类型的助听器更接近生理状态。
(1)盒式助听器
也称为体佩式,其出现较早,体积较大,外观如同一个微型收音机,佩戴在身前,有一根导线将声音输出信号送至耳机。多采用普通晶体管元件,故价格低廉。其体积较大,便于制成大功率输出、宽频谱范围、多功能调节的助听器,且适于手指活动不灵便的人使用。此种助听器的元件热噪声较高,从而使得助听器的本底噪声较高。由于盒式助听器常与衣物磨擦,磨擦声往往成为干扰噪声。

(2)眼镜式助听器
仅是一种由体佩式向耳级助听器发展过程中的过渡期产品,麦克风与接受器可在不同的镜腿上,实现信号对传(CROS,contralateralrountingofsignal), 也有在同一镜腿上的。目前这种助听器已不多见。
(3)耳背式助听器
是现在使用得最广泛的助听器,外形纤巧,依赖一个弯曲成半圆形的硬塑料耳钩挂在耳后,外壳可借用皮肤或头发的颜色加以掩饰,放大后的声音经耳钩通过一根塑胶管传入耳模的声孔中(如图临床听力学444页)。输出功率有大、中、小不等,不同听力损失电路,如自动增益控制(AGC),K-Amp电路等。
(4)耳内式助听器
严格地讲,耳内式助听器应分为耳甲腔式和耳道式助听器。耳甲腔式中还可区分成全耳甲腔式和半耳甲腔式。耳道式还发展出完全耳道式(CIC)助听器(插图)。耳内式助听器外形更加精巧,依据每个人的耳甲腔或耳道形状专门定做,使用时直接放在耳甲腔或耳道内,不需要任何电线或软管,十分隐蔽。但耳内式助听器的输出功率不是很高,仅适用于轻度、中度、中重度聋的患者使用。
(5)骨导助听器
先天性外耳发育不全(如外耳道闭锁,耳部畸形)的患者及某些因患外耳、中耳疾病(如化脓性中耳炎)而不适于佩戴气导助听器的患者,可考虑选配骨导助听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