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问题 文章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9 02:57:10
有事例的文章哦
多谢了!

工作是成绩与问题的结合,有成绩固然欢喜,有问题也不要慌张,从成功中学习,从失败中学习,我们的工作才会有改进。

每一个管理者都希望在自己的工作中取得成绩,毕竟成绩不仅带来物质利益上的好处,而且在精神上也会得到鼓励,成绩是一种成就,也可以算是满足自我实现的要求,这是马斯洛需求原理的第五层。作为一名管理者应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能好大喜功,不能只看到成绩没看到问题,只喜欢成绩却厌恶问题,这样其实是官僚主义的余毒,工作不负责任、心态浮躁的表现,以这样的心态和意识来工作无疑是非常危险的。

成绩是属于过去的,也只是一种过去行为的表现,成绩也容易使人陷入经验主义的错误,一味地以过去作为标准从而阻碍了前进的步伐。如果经验和成绩可以代表一切,那么我们也可以坐在过去里获取明天,这可能吗?回答当然是“no”。成绩说明过去的正确或者是部分正确,正因为正确才获取了成绩,然而我们可以在过去的成绩中自满下去吗?过去的经验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吗?未来也可以摹仿过去吗?当然不是,天性中爱慕虚荣的心理让每个人在夸耀和吹捧中丧失了独立人格和独立意志,危险在动摇中产生和发展。

问题是耻辱吗?问题可以带来耻辱,但是问题本身不是耻辱,问题本身就是工作中的缺陷,工作本身还不完美,工作还需要改进,改进意味着会取得工作成绩,这是一个“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好例子。我们一向说“危机”,意思是危机中充满了机会,问题不也是一种机会吗?一种改进的机会,一种前进的机会,一种跃进的机会。

如果我们以工作为上的心态来对待问题,那么就不会回避问题,而是认真的研究问题,探索改进的机会,并且不放过任何一个改进的机会。以这样的认知水平,以这样的工作心态,工作又何愁不会取得进步?然而十分浅显的道理,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总是堪不破,在问题总是推托,推诿,问题成了皮球,部门主管成了守门员,小心翼翼地做着防守,并不放弃任何一个破门机会。曾经有着“问题到我截止”的说法,然而在管理实践中却成了替罪羊,只要再加一根稻草,就会将有这样工作心态的人压倒。

这是历史问题的延续,这也是官僚作风的继续,所以我们的工作总是缺少一种精准,“差不多”、“还可以”、“应该可以”等等这样模糊性的字眼,这其实是一种自我防卫。然而中庸也逐渐变成了圆滑,中庸以“庸”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