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名花两竹屏,竹梢强半墨生成.如何了得论三耳,恰是途舂二更.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11:55:13
打一动物.

见载:汪子豆《八大山人诗钞》24页。周士心《八大山人及其艺术》161页。美国耶鲁大学八大山人《荷园主人--八大山人及其艺术》58页。江西美术出版社《八大山人画集》34页。
纰缪:周士心第二句作"两竹屏"。王方宇作"竹稍强半"。郭味渠、华晋在香港
文苑书屋1979年版《中国古代十大画家》中释第二句作"两竹屏",释第四句最后二字为"三更"。
-----------
(1)孔雀:诗人诗中的"孔雀"有三指。一、指自绘作品中所绘孔雀。二、又指诗中所讽刺的对象时任江西巡抚宋荦家中养的二之雏孔雀。三、即暗喻宋荦为官所佩带的孔雀"花翎"。清代高级官员帽子后亦用孔雀尾巴做成,表示官员等级的"花翎"。据清王奕庚《管见所及》载:"本朝(清)花翎之制,分三眼,双眼,单眼,眼愈多愈贵。""外省驻防将军,例戴花翎。山东、山西、江西、河南、安徽五省巡抚,因兼提督,例有花翎。"由此可见,当为暗喻宋荦无疑。名花:亦指宋荦家中的名花画屏。雨竹:诗人所用排比,指雨竹屏。诗人在此说了三扇屏风,即孔雀一屏,名花一屏,雨竹一屏。据考实,宋荦在江西任内衙府内确有"竹屏"设置。有学者认为此"雨竹"即"泪竹",不确,当是望文生义。屏:指屏风画,因屏风可折叠,故一扇为一屏。
(2)竹梢强半:竹梢,竹子的顶端。强半,指竹叶子占去了画面的一半强。画竹以叶为主,风势、雨势,均都是通过竹梢的叶子来体现,因此,诗人便说竹梢的叶子占去了画面的一半强。"强半"辞法,古人多用如陆放翁《剑南集》:"……万事从初聊复尔,百年强半欲何之?"墨生成:指画面上的竹子是用墨画成的。古人画竹除用墨外,多有用朱砂画,诗人亦常画有朱竹。
(3)如何了得:如何得了,怎么可以,此为戏谑的语调。论:评论,议论。三耳:出《孔丛子·臧三耳》,公孙龙与子高的一段有趣的辩论。臧,臧获指奴才。至五代宋初幽默大画家郭忠恕又加以运用。据《类说》引《隐斋闲览》载:宋国子博士与国子司业聂崇义互相嘲谑,郭因聂姓从三耳,便说:&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