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一下关于古文的问题。先道谢。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15:54:08
想请教一下“健康”在古文中用什么字或者词代替?谢谢!
最好是古文中只用一个字能代替“健康”的,谢谢!

《孔雀东南飞》里有一句: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
康:健康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垄亩无东西。――杜甫《兵车行》
健:健康、健壮。(这个主要作形容词用,用法有一定限制。)

无恙:《风俗通》曰:“恙,毒虫也,喜伤人。古人草居露宿,故相劳问,必曰无恙。”李陵曰:“霍与上官无恙乎。”
无恙:没有病的意思,古人问候,常用无恙,意思和今天的:“最近身体很健康吧?”差不多。

算了.还是举例说明吧:
比如:他身体很健康.
用古文说:其体甚健.(试着在这里换别的字)
1、其体甚康。(不妥)
2、其体甚安。(还过得去)
可见这里用“安”与“健”都行得通。
再如:只有够健康的人才能参加这次活动。
文言:唯壮者可与之。(换康、健、安,发现只有健还可以使用,但我们不难发现,无论用壮与健都不能完成表达“健康”这个词的意思。但换成:唯体无恙者能与之。很完美。)
综合以上两个例子,不难发现:在古代,真正文言表达方式里,健康这个意思有多种表达方法,但我们没有办法找到一个“字”来完全概括。象例二,要三个字:“体无恙”。而例一,一个字。不同的语境里会使用不同的词语。
另: “泰”字不错,有“四体通泰”的说法。“泰,安也。――《字汇》”“安定平和 ”的意思。身体安定平和,那当然还是健康的吧。

我想说这么两点:
1.书面(仅为写作)
古代书面人物描写是很少提到人是不是健康的,他们多用的是“孔武有力”一类的词。“康泰”一类的吉祥词汇确实从古代就有了,“康”也无疑是健康安康的意思,但这种状态很少成为描绘语言。
2.口语(包括书信)
但古人在对话时就会说到身体好不好。在这里,“安”字用得最多。不过不会“我安你安”的,前头一般都要加一个显示身份或态度的前缀。比如“粗安”,一般是说自己,粗是自谦词。“贵安”,一般说对方,贵是敬他词。“金安”之类,相信也常常听说,一般是极度客气极度尊敬。否定也一样,身体不好,譬如“欠安”。其他常听到的还有“无恙”。我认为就是这些了。

《孔雀东南飞》里有一句: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
康:健康

纵有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