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02:00:44
某股份公司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上期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的贷方余额为2500.4万元,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8%;本期发生的应纳税时间差异为1200万元,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0%,该公司的本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的余额:A 2334 B 2645.2 C 2860.4 D 2956.4
总公司突然出了几道题,全科的人都不会啊!谢谢大家帮忙!!!!!
能否把您的答案解释一下!再次感谢!!!!

1、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理论基础是资本维持观,即只有在原资本已得到维持或成本已经弥补之后,才能确认损益。
2、资本维持又分财务资本维持和实体资本维持两种观点:前者认为,资本应视为一种财务现象,即包括由所有者投入企业的资源,收益就是一种实物现象,它所代表的是一种实际“生产能力”,企业资产超过原“生产能力”的部分即为收益。这两种观点还有一个重要的区别就是一定期间价格变动对持有资产和负债影响和处理上。按照财务资本维持观点,价格对资产与负债的影响应该加以确认,它们在性质上高于持有利润或损失,可包括于资本报酬之中;而在性质上属于资本保持的调整,应直接纳入业主权益,而不能列入收益。
3、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体现“资产/负债观”,是以估计转销年度的所得税率为依据,计算递延所得税款的一种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
4、计算方法是:
本期所得税费用=本期应交所得税+(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体系(2006)的有关规定,题中:

期末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 2 500.40 / 38% + 1 200 = 7 780万元
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 = 7 780 * 30% = 2 334万元

因此,应当选择备选答案A。

也可以如下计算:

税率变动引起的所得税影响金额 = 2 500.40 / 38% * 30% - 2 500.40 = -526.40万元
本期发生的时间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 1 200 * 30% = 360万元
“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贷方余额 = 2 500.40 - 526.40 + 360 = 2 334万元

答案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