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站总无功负荷指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07:27:53
在变电站运行日志中有 :总有功负荷(千瓦),总无功负荷(千瓦)怎么理解?

1无功补偿的合理配置原则
<P> 从电力网无功功率消耗的基本状况可以看出,各级网格和输配电设备都要消耗一定数量的无功功率,尤以配电网所占比重最大。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无功功率的传输损耗,提高输配电设备的效率,无功补偿设备的配置,应按照“分级补偿,就地平衡”的原则,合理布局。
<P> (1)总体平衡与局部平衡相结合,以局部为主。
<P> 首先要满足整个县局电网的无功电力平衡,其次要满足变电所,10kV配电线路的无功电力平衡。如果无功电源的布局,补偿容量和补偿位置选择不合理,局部地区的无功电力不能就地平衡,就会造成不同分区之间无功电力的长途输送和交换,使电网的功率损耗和电能损耗增加。因此,在规划过程中,要在总平衡的基础上,研究各个局部的补偿方案,求得最优化的组合,才能达到最佳的补偿效果。
<P> (2)电力部门补偿与用户补偿相结合。
<P> 在配电网络中,用户消耗的无功功率约占50%~60%,其余的无功功率消耗在配电网中。因此,为了减少无功功率在网络中的输送,要尽可能地实现就地补偿,就地平衡,所以必须由电力部门和用户共同进行补偿。
<P> (3)分散补偿与集中补偿相结合,以分散为主。
<P> 集中补偿,是在变电所集中装设较大容量的补偿电容器。分散补偿,指在配电网络中分散的负荷区,如配电线路,配电变压器和用户的用电设备等进行的无功补偿。集中补偿,主要是补偿主变压器本身的无功损耗,以及减少变电所以上输电线路的无功电力,从而降低供电网络的无功损耗。但不能降低配电网络的无功损耗。因为用户需要的无功通过变电所以下的配电线路向负荷端输送。所以为了有效地降低线损,必须做到无功功率在哪里发生,就应在哪里补偿。所以,中、低压配电网应以分散补偿为主。?
<P> (4)降损与调压相结合,以降损为主。
<P> 利用并联电容器进行无功补偿,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达到无功电力就地平衡,减小网络中的无
<P> 功损耗,以降低线损。与此同时,也可以利用电容器的分组投切,对电压进行适当的调整,
<P> 这是补偿的辅助目的。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