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啃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28 12:15:40
为什么没年到立秋这天大人都谁说啃秋.这是什么意思,啊有什么典故啊?

立秋是秋季的开始。每年当太阳到达黄经135°时为立秋。
在南京吃西瓜啃秋的习俗在古时就有了。传说明代时有一年,南京城里许多人长了癞痢疮,有人便效仿庐州府崔相公之女食瓜让“癞痢”落疤自愈的故事多吃西瓜,结果瘌痢疮果真好了。因此人们就在入秋的这一天多吃西瓜,以防秋燥,久之形成习俗。民国时期出版的《首都志》记载:“立秋前一日,食西瓜,谓之啃秋。”也有迎接秋天到来之意。

这是一种民间习俗:
啃秋又叫咬秋,抢秋膘等等,看地方了.主要意思就是在立秋这一天吃些东西来补充.下面有具体介绍和其他季节的一些介绍:
民间素有“贴秋膘”一说。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来检验肥瘦,体重减轻叫“苦夏”。那时人们对健康的评判,往往只以胖瘦做标准。瘦了当然需要“补”,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吃味厚的美食佳肴,当然首选吃肉,“以肉贴膘”。这一天,普通百姓家吃炖肉,讲究一点的人家吃白切肉、红焖肉,以及肉馅饺子、炖鸡、炖鸭、红烧鱼等。

立秋除了“贴秋膘”,天津等地还流行“咬秋”。人们相信立秋时吃瓜可免除冬天和来春的腹泻。清朝张焘的《津门杂记·岁时风俗》中就有这样的记载:“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清时人们在立秋前一天把瓜、蒸茄脯、香糯汤等放在院子里晾一晚,于立秋当日吃下,为的是清除暑气、避免痢疾。

在杭州一带流行食秋桃。立秋时大人孩子都要吃秋桃,每人一个,吃完把核留起来。等到除夕这天,把桃核丢进火炉中烧成灰烬,人们认为这样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四川东、西部还流行喝“立秋水”,即在立秋正刻,全家老小各饮一杯,据说可消除积暑,秋来不闹肚子。
春节:穿新衣戴新帽,贴春联放鞭炮,包饺子吃团圆饭,走亲串户去拜年。
元宵节:张灯结彩放烟花,猜灯谜吃元宵,民间有“正月十五走百病”的说法,意思是在元宵节这一天晚上,要出去走一走,还要多过几座桥,这样就能把身上的病走掉。
清明节:扫墓踏青,吃青团等冷食。
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悬艾叶挂荷包,喝雄黄酒系五色线。
中秋节:赏明月吃月饼。
重阳节:登高望远,饮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出嫁的女儿回娘家,敬老祝寿。
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乞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