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方仲永 课后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04:24:15

1、启示我要正确对待自己,大力开发自己潜能,不被一个时代、历史制度压迫、不被任何事情影响而把自己埋没。
2、看到孩子的某些闪光点,做父母的不能沾沾自喜,要抓住有利锲机,正确育人。
3、社会历史状况、制度毁灭了一些人才,他的父亲代表了社会上一些毁灭人才的人.
4、他父亲毁灭了一个人才,人的先天才智重要,后天的培养更重要
王安石不仅仅是为仲永而"伤"的。
其一、伤当时社会制度残酷,埋没人才。
其二、伤官僚们贪图享乐,不理祖国下一代。
其三、告戒一子之父要开发孩子能力,做到教子有方。

????what are you talking about?

最好和现在的教育结合。
联系当前的情况,中国的基础教育据说世界领先,但是为什么科技在世界不领先?
为什么资质一般的中国人留学回来都比资质很好的中国人在本国有前途。
多联系点实际。..

以下是《伤仲永》这篇课文的翻译和相关内容,希望你能用到
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种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时,不曾见过书写工具,忽然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近人家借来给他,他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作为内容,传送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有人指定事物叫他写诗,他能立刻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作客,有人用钱财和礼物求仲永写诗。他的父亲认为那样有利可图,每天牵着方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我听说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跟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见到方仲永,他已经十二三岁了。叫他写诗,已经不能与从前听说的相称了。再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又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舅舅说:“他才能完全消失,普通人一样了。”

老师:
1、生五年,书诗四首,并自为其名。
2、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3、十二三岁矣,令怍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这是老师说的,不过我另一本参考书上不是这么写的。)
参考书: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自是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