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绿汀介绍?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01:37:25

贺绿汀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音乐家。在近80年的音乐生涯中,他把自己的音乐活动与人民的革命斗争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创作了很多不朽的音乐作品,在我国产生重大影响。他共创作了3部大合唱,24首合唱曲, 200多首歌曲,6首钢琴曲,7首管弦乐曲,25部电影音乐及140余篇论文、译作等,还出版有《贺绿汀音乐论文选集》等 。他的歌曲《游击队歌》、《垦春泥》、《嘉陵江上》,在抗日战争期间流传至海内外,至今仍是音乐会和歌咏活动中的传唱不衰的曲目 。他的器乐作品以钢琴独奏《牧童短笛》、《摇篮曲》,管弦乐曲《森吉德玛》、《晚会》最为著名。他的创作,构思严谨周密,结构完整紧凑,手法简洁洗练,感情真挚自然,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浓厚的生活气息。尤其是歌曲创作,其亲切上口的旋律与鲜明的时代感使他成为人们永远不会忘记的一位优秀的人民音乐家。

贺渌汀,原名贺安卿,又名贺抱真 、贺揩等。1903年出生于湖南邵阳东乡。1923年春入长沙岳云学校艺术专科学习音乐 、绘画 。并与同好组织国乐研究会、国乐团,开始了早期的音乐活动。1927年参加了广州起义 。后随起义部队到海丰,在澎湃领导的东江特委会宣传部工作,创作了《暴动歌》。1931年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从黄自学习理论作曲。1934年,以《 牧童短笛》、《摇篮曲》获俄罗斯作曲家兼钢琴家齐尔品举办的“征求中国风格钢琴曲”比赛一等奖和名誉二等奖,从此为乐坛瞩目 。同年应明星影片公司之聘,进入电影界 。此后,他一面在音专继续学习,一面以电影音乐工作为中心,为左翼进步影片《船家女》、《乡愁》、《都市风光》、《压岁钱》、《十字街头》、《马路天使》以及话剧《复活》、《武则天》等配乐,创作了《摇船歌》、 《春天里》、《秋 水伊人》、《怨离别》等电影、话剧插曲,以及《心头恨》、《谁说我们年纪小》、《清流》等歌曲。这一时期的电影歌曲创作显示了贺绿汀在旋律创作上的天赋以及他良好的学院派作曲基础。如电影《马路天使》主题歌《天涯歌女》,采用了江苏民歌的因素,听起来委婉清丽,既有淡淡的忧愁,又恰到好处地表现了少女的纯情。《春天里》的旋律非常简洁,节奏明快,情趣盎然,形象地刻画了一个失业青年的乐观精神。《秋水伊人》的旋律则优美典雅,具有浓烈的都市气息和抒情性,是当时风靡上海的“流行歌曲”。这些作品反映出贺绿汀在作曲方面的突出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