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石塘的风俗人情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00:49:17

每年的农历七月七日,浙江温岭市石塘镇一带的16周岁以下的男女小孩都要过传统的“小人节”,这一温岭其他地区都不见仅流行于石塘镇渔民文化圈内的独特风俗从哪儿来?最近,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系主任、博士生导师陈勤建教授在《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上撰文指出,石塘七月七小人节祭拜与台湾省台南、高雄七星娘娘神诞祭祀,殊途同归,共同源于北宋期间京城开封流行的七夕风俗,“这一习俗是我国古代七夕祭拜七星娘娘遗风在该地特有生态环境中的滥觞和变异,其间传承了宋代京城特有的自元以后几乎匿迹、渗有印度异域文化因子的七夕习俗。”

这篇题为《当代七月七“小人节”的祭拜特色和源流------浙江温岭石塘箬山与台南、高雄七夕祭的比较》的论文,共分《石塘箬山七夕小人节的祭拜特色》、《石塘箬山七夕小人节的祭拜由来》、《北宋京城七夕风俗遗存和滥觞》三部分。陈勤建教授曾作为中日浙江沿海民俗志考察团成员,多次走进石塘箬山考察民俗文化,并在2003年七月七实地体验考察了箬山的小人节,他通过对箬山东兴村小人节祭拜彩亭制作人陈琦、骆业生、梁财庆、陈其富和祭祀人梁翠琴等人的调查,在《石塘箬山七夕小人节的祭拜特色》小节中按“节日称谓”、“祭祀对象”、“祭祀器物”、“祭祀供品”、“祭祀程式”几方面予以记述,指出小人节祭祀的神灵民间俗称为“七星神”、“七姑星”,亦名“七女神”、“七娘夫人”、“七姑”、“七仙女”等,“在中国,传统的七夕传说和祭祀,在现代化进程中逐渐消退。可在箬山地区仍很活跃。而且,对于牛郎织女的悲欢离合,这里的民众,衍化为关注他们自身的爱情结晶----孩子的健康成长,孩子的前程和未来。”

在《石塘箬山七夕小人节的祭拜由来》一节中,陈教授说,这一“别具一格的七夕祭拜习尚,马上引起了在当地考察调研的中日专家学者的关注。它与我们广泛流传的七夕习尚似乎很不一样。”“七夕风俗,经长期演化,形式多样,大陆一般的地方志,大致有乞巧、祭拜魁星棉衣、祭拜七星娘娘、祭拜床母等。似乎没有小人节这样独特的祭拜场景。”他从箬山当地人传闻说是从台湾传过来的线索入手,查了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和台湾史志,在温岭邻县海岛县玉环县方志中找到一条:“乡间女子于前一夜采七色花散放盆上,置庭中或屋顶接‘牛女泪’,是日拭目洗眼。或采篱槿渍‘牛女泪’洗发濯梳具。闽籍人为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