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德国空军由初期的优势变为后期的销声匿迹的原因?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5 17:33:12
谢谢!!

不妨读一下毛泽东的《论持久战》,他即适用于中国战场,也同样适用于欧洲战场。希特勒上台后,撕毁《凡尔赛条约》,重建空军,空军一度十分强大,希特勒曾控制大半个欧洲,但战争消耗巨大,战争后期,战略主动权转到盟军手中,特别是美国强大的工业体系源源不断向盟军提供物资保障和后勤保障,而反观德国节节败退,生产能力赶不上战争消耗,由于持续的战略轰炸,对德国钢铁工业,制造工业影响巨大,而且德国经济潜力已发挥到极致,人员消耗无法得到补充,老飞行员寥寥无几,与美国形成鲜明对比,德国的基本实体,战略位置,经济总量决定了它只有通过闪电战来取得暂时优势,而无法保持这种优势,这一点决定了跟日本经济特点极其相似的德国重走了日本失败的老路。

我不赞成2楼说的新飞机更不上
纳粹德国空军在二战后期就已经配备了世界上第一架喷气式战机.
德国飞行员不足的问题,在不列颠空战后德国的空军力量元气大伤没有能力在组织起大规模的空战了.
主要还是兵员问题招不上素质高的飞行员
二战后期德国的机场天天遭到盟军的轰炸很多喷气式战机没有来的及起飞就被炸毁了

汗...楼上的几个真理加胡扯...
首先德国在开战前培养了一大批飞行员,这批飞行员拥有良好的基础训练,很多还参加了西班牙内战,加之早期战术正确,使得Luftwaffe相当威风,但是BOB之后就不一样了,直接损失了2000名有经验的飞行员,这是无法在战争环境下弥补的.而德国此时的补充飞行员基础飞行训练的完成度都不高.素质的下降非常明显,到了后期甚至连基础学习没怎么完成的都上飞机了.新兵平均2次战斗飞行就归西了...
至于飞机性能,直到P-51出现前,双方的机能都差的不大.而至于ME-262还是别说的好.质量不能保证的东西...

战争初期德国拥有训练有素的飞行员和充足的后勤补给,所以在对付英法军队的时候是绰绰有余,但随着美国和苏联的参战,战争的损失越来越大,德国国内的建造业即便超负荷运作也无法赶上前线的需求.加之在44年盟军开辟第二战场后美军加强了对欧洲内陆运输补给线的空袭,造成许多德国战斗机由于缺乏燃料无法作战,这是战争后期德国空军销声匿迹的主要原因,其次就是德国把飞机的研制重点放在了喷气机上,大大降低了产量,虽然单机作战能力出众,但是数量的劣势是显而易见的,加之维修保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