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拉姆斯第一与第四交响曲的比较?柴四和柴六?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5 09:45:08
一定用自己的话说!!!!!!!!!并说出每个的最佳乐章!大家的感受!
再切题一些,就把最佳答案给你!

其实,交响曲既有一定的完整性,也有一定的独立性。要不也不会有那么多乐章拿出来单独演奏,比如莫扎特第三十九的第三乐章,贝多芬第三的第四乐章等等。我和楼上的看法大不相同。勃1之所以被称为“贝10”不是因为其慢乐章,而是他的第一和第四乐章,尤其是第一乐章,很好的展现了勃拉姆斯的风格和技巧,要知道他花了21年时间写这部交响曲,他在第一乐章的构思上一定花了居多时间。勃4较赞同。柴4的第三和第四都不错。不过柴六可不同意了,的确,作者在构思上有创新,但说好听,绝对谈不上。第一乐章展现了悲怆的主题,主旋不错。第二乐章的圆舞曲最好听,也常被单独演奏。第三乐章也很不错。总的来说,勃1和柴6能排进我最喜爱的十大交响曲。

呵呵,我觉得“最佳乐章”就是最出类拔萃的乐章吧?

勃拉姆斯第一:最喜欢第二乐章,勃拉姆斯以后作品中的孤寂、温暖的情怀在此已初见端倪,尤其是副部再现之时,圆号回声般的倾诉令人无法忘怀,同时预示了第四乐章中的“阿尔卑斯号角”--自由在高山上

勃拉姆斯第四:最喜欢第四乐章,帕萨卡利亚。如此浑厚的作品,唯有这深沉的变奏曲才可压阵,维持了这首作品庄严的特质。从乐章本身来看,三十二首变奏曲巧妙的化成四个变奏段落,手法纯属自然,当然是最好的

柴可夫斯基第四:最喜欢第三乐章,谐谑曲。外围音乐用纯拨弦完成,这在音乐史上是一个巨大的创新,而且非常成功,并且影响了后来的作曲家,比如德彪西的《弦乐四重奏》中第二乐章的拨弦就借鉴了这一手法

柴可夫斯基第六:最喜欢第四乐章。老柴在此挑战了和声不稳定的极致,主部的下行音阶令人低回不已,副部旋律是老柴最著名的旋律之一。第四乐章采用慢板形式也是个突破。这是第一首真正意义上的悲剧交响曲

交响曲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不存在所谓的“最佳乐章”,顶多只能说“其中某某乐章比较有名”。西方大型的音乐会上演奏交响曲,通常都是全曲演奏,以求欣赏的完整性。所以爱好交响音乐的人一定要舍弃“最佳乐章”这个概念。

非常赞同楼上的观点。要听全本的曲子,不然只是管中窥豹。

最爱柴六的三,柴五的四。很遗憾柴四没听过,不过狂推荐柴的弦乐小夜曲,全部都好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