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墙 指的是什么 有什么意思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04:01:06

萧墙
“萧墙”这一典故出于《论语季氏》。
春秋末年,鲁国的政权掌握在孟孙氏、叔孙氏和季孙氏三家大夫之手,颛臾是鲁国的附属国,靠近季孙氏的封邑。季孙氏是公族中最有权势的,他害怕鲁哀公借助颛臾人的力量夺回权力,于是决定派兵攻打颛臾。孔子的学生冉有和子路正在季康子手下做事,于是就此事来征求孔子的意见。孔子听了后严厉地说:“冉有!这难道不该责备你吗?先世鲁君早就将颛臾的国土封在了鲁国境内,现在为何要攻打它呢?”冉有和子路一听老师责备自己急忙辩解说那不是他们的主张,而是由季康子一手策划的。
孔子说:“一个国家,不害怕贫穷,而害怕不平均;不害怕人口稀少,而害怕不安定,做到平均,就不会贫穷;做到和平,人口会前来归附,然后再施以仁义、礼乐的教化。现在你们二人辅佐季孙氏,不能招致远方的人来归附,反而要在本国内部使用武力,我看季孙氏的用心不在颛臾,而在国君宫室的萧墙内啊!”
后来,人们用这一典故表示内部祸乱之意,《后汉书》中就引用了这一典故:“此皆衅发萧墙,而祸延四海也。”

萧墙
xiāoqiáng
面对国君宫门的小墙。一名“塞门”,又称“屏”。臣至此屏,便会肃然起敬。萧通“肃”。比喻内部

那个明星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