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___________,可怜无数山。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12:33:57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 ——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一生以恢复为志。工于词,为豪放派词人代表,风格沉郁顿挫,悲壮激烈,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并称“苏辛”。著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抄存》。《全宋词》存词六百二十余首。

主题词或关键词:宋词
栏目关键词: 宋词三百首
体裁: 词
年代: 南宋

内容介绍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①

郁孤台下清江水②,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③,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④。

〔注释〕
①造口:江西皂口镇,在万安县西南六十里。
②郁孤台:在赣州西南田螺岭上,为风景名胜。
③长安:汉、唐旧都,后代指京都。
④闻鹧鸪:汉代杨孚《异物志》:“鹧鸪其志怀南,不思北,其鸣呼飞,‘但南不北’。”词人用它来嘲讽南宋小朝廷不想恢复北方。

〔赏析〕
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辛弃疾任江西提点刑狱,驻节赣州,登郁孤台而写下这首词。词人先从眺望和联想中,引起对往事的回想和对故土的思念。又以“青山”两句,喻主和派为遮掩恢复之志的“青山”,但它挡不住北伐的呼声。到最后,还是乐不思蜀的鹧鸪占了上风,此鹧鸪是影射最高统冶者。因此,最后词人还是陷在哀愁中。全词由江水起兴,鹧鸪点睛,概括了人民抗敌决心不可阻挡但统治者却大违人心的历史事实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