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响乐之父”是谁?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26 04:28:12
十万火急!

是(奥地利)著名作曲家(海顿)
约瑟夫·海顿(1732一1809)奥地利著名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奠墓者之一。他出身贫困,从小在很艰苦的条件下学习音乐,作曲主要靠自学,成年后长期任乐队队长,至九十年代初,成为当时首屈一指的音乐家。1791、1794年他曾两度赴英,备受欢迎。他主要从事主调音乐的创作,是他确立了“弦乐四重奏”和古典“交响曲”的结构形式,把交响曲固定为四个乐章形式,以完整的交响乐队编制进行配器,为近代交响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一生共创作了一百多部交响曲,其中较著名的交响曲有《告别》、《时钟》、《狩猎》、《惊愕》、《军队》、《伦敦》、《牛顿》等,故他被称作“交响乐之父”。他的音乐语言朴素、简洁、平易近人,感情明朗,乐观。作品不重深刻抒情和戏剧性刻画,而主要是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为题材,常用“说话原则”,进行世态风俗性的表现。他的主要作品还有弦乐四重奏《云雀》等七十六部,清唱剧《创世纪》、《四季》和一些歌剧、歌曲等。他在乐曲的发展中“常用主题活用”的原则,这直接启示看贝多芬动机发展的灵感。

交响乐之父”海顿

约瑟夫·海顿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奠基人之一。1732年出生于德国的海顿,幼年时家境贫寒,但其父酷爱音乐,这使海顿从小受到了很好的音乐熏陶。六岁时,他成为海茵堡教会合唱团的歌童,并开始学习乐理、钢琴和小提琴,以后在维也纳的一个大教堂里做歌童,并参加其附属学校的学习。由于15岁变声后嗓子失声,海顿被解雇而不得不从事各种工作以维持生活。他先后在几个贵族家里当乐长,每天必须穿着仆人的制服听候主人的吩咐,他还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出主人所需要的乐曲。这样的生活使海顿感到屈辱和压抑,但他在艰苦的环境中创作了大量作品,至九十年代初,成为当时首屈一指的音乐家。
1790年以后,海顿离开了贵族的宫廷,移居维也纳。1791年和1794年他两次应聘去伦敦作访问指挥演出,共演奏了他专门为之创作的十二部《伦敦交响乐》以及其它室内乐作品。这十二部交响曲成为他一生中最优秀的作品,从此名震全欧。伦敦的演出获得了极大的成功,牛津大学授予他音乐博士学位。这些作品大都摆脱了他前期作品中的娱乐性,而具有比较深刻的思想内涵。
海顿一生创作了大量音乐作品,其创作体裁极为广泛。他写了125部交响曲,大量室内乐、钢琴曲和两部清唱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