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凉州词》张籍全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4 19:19:07

  • 张籍的《凉州词》分析:

  1. 张籍的《凉州词》诗的前两句写眼前景物,同时点出了所写的地点、时间、天气、季节。首句“边城暮雨雁飞低”,把人的视线引向一群低飞的鸿雁,并使人看到雁飞的地点是边城,时间是日暮,天气是阴雨。次句“芦笋初生渐欲齐”,再把人的视线引向一片出芽的芦苇,并从芦苇的长势说明已是春暖季节。这前两句:一写从边城仰望的天空景。一写在边城俯视的地面景,都是在视线所及的范围之内的景物。诗的后两句则把诗境扩展到浩瀚遥远的大漠彼方,一直把诗思推到视线之外!

  2. 第三句“无数铃声遥过碛”,写的是在沙漠上级缓行进的一队驮运货物的骆驼,但句中却并没有出现骆驼和押运人员的形象,只有从沙漠上遥遥传来的络绎不绝的驼铃声。这是以声传影,因声见形的妙用。这里只需写铃声之传来,自会凭联想艳声音转化为形象,自会在脑际浮现一支连延不断的驼队渐行渐远的图景。

  3. 作者之所以为驼铃声所吸引,其诗笔之所以转向那一串飘荡在沙漠上的铃声,是因为他身在边城,蒿目时艰,他的一颗无比沉重的心已随那逐渐向西方消逝的驼铃声而越过了沙漠,飞到那虽然远在视线之外、却时时进入思念之中的安西四镇(治所在今新疆库车)。诗的末句“应驮白练到安西”,正是作者的情思所注,也是这首诗的点睛之笔。

  • 《凉州词》是唐代诗人张籍所写的组诗作品,诗共三首。表达了诗人对边疆事态的忧闷和愤慨。

    全文: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凤林关里水东流,白草黄榆六十秋。边将皆承主恩泽,无人解道取凉州。

  •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苏州吴人,或曰和州乌江人。原籍苏州(今属江苏苏州),迁居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

  张籍《凉州词》赏析

  --------------------------------------------------------------------------------
  中国台湾网 (2006年04月25日)

  【作者】陈邦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