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芯”处理器目前研究到什么程度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15:57:25
一年前研制的龙芯二号增强型,性能达到中低档“奔四”水平,那现在龙芯处理器研究到什么程度了?据说带有龙芯处理器的笔记本今年就可以上市,这个说法是谣言还是事实?

一年前研制的龙芯二号增强型,性能达到中低档“奔四”水平,那现在龙芯处理器研究到什么程度了?

如果是中低档P4,那应该是很低很低的档.短期内不会有什么大的发展.另外,没有多少硬件提供商愿意支持龙芯.
从现在的形势来看,不如这样理解:龙芯仅仅是科研项目,不是产品.

有人说:“即使‘龙芯’CPU卖一万元一片,我也会毫不犹豫地买国产CPU。”可以说,中科院计算所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龙芯”CPU,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中科院计算所副所长樊建平研究员近日表示,“龙芯2号”芯片目前在许多方面已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龙芯3号”也即将推出,但“龙芯”要实现规模产业化,还要走10年左右的路。

中国需要发展自主知识产权新工业

樊建平介绍说,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计算所在产业化方面走过了三个阶段。80年代,计算所成立了二三十家企业,是自主办企业时期。如京海、科海、信通、联想等都是由计算所人员创办的。随后,计算所产业化走向成果辐射阶段,开始积极寻求与社会力量共同办公司,涌现出了曙光等一批优秀企业。

“但在今后,计算所将积极推动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工业。”樊建平分析说,“过去,中国的许多高技术领域都是走引进、消化、吸收的模式,但多年的实践表明,这种思路是走不通的。国外企业不会真正给你核心技术,产业的控制权仍在外国企业手中。”

而我国企业研发能力普遍较弱,缺乏核心技术,在国际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才有“龙芯”CPU的诞生。

“但‘龙芯’的产业链比较长,其应用包括高端服务器、台式PC和嵌入式产品等。”樊建平说,“我预计‘龙芯’产业化会慢慢起来,但真正实现规模产业化,仍要走10年左右的路。”

事实上,曙光服务器也走过这样的路。1992年,计算所开始研制曙光高级服务器,1994年完成研发阶段,1995年成立曙光公司。到如今,曙光服务器已经发展到“曙光4000H”,并在国内市场上站稳了脚跟,产业化刚好走过10年。

政府投资应该向中小企业倾斜

樊建平说,目前,计算所产业化主要通过成果辐射形式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