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80年代初出生的农村小孩玩过的非电子类,非电脑类游戏.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2 15:00:34
收集80年代初出生的农村小孩玩过的非电子类,非电脑类游戏.

陀螺——木制,用一根鞭子抽,越抽转的越快,不过很有技术含量。因为不打它就不转所以我们老家又叫它“懒老婆”;

滚铁圈——自行车圈或自制铁环,滚动的时候声音很好听,只见邻居小孩玩过自己始终没学会,为此很是自卑了一段时间;

打宝——用纸叠的方形物,两人对战,用自己的“宝”打对方的,,把对方的“宝”打的翻个这个“宝”就归自己,规则和现在的拍卡片差不多但是需要用力拍,一场游戏下来常常甩的胳膊疼好长时间,疼归疼但看到赢来的战利品那还是相当幸福的;

骑马打仗——三人一组,两个抬着一个,下面两个做马,上面那人是骑士,目标是把对方的骑士打下马;

撞拐——搬起一条腿,单腿蹦着用搬起的那条腿撞对方;
纸飞机——这个简单,看谁叠的飞的远、高、飘;

丢沙包——应该都知道规则;

杠耙——用树叶的把两人一人一根反方向拉,看谁的更结实。这里也有秘诀,首先选材要对,刚从树上掉下来的和太干的树叶都不能用,因为新鲜树叶水分大叶把脆,太干了也很容易断,一般是在上学和放学的路上一边走一边拾,拾一根杠一根,断了的那一方再拾再比,常常因为太投入比赛上学迟到,为此没少挨骂;

挑把——吃完雪糕把棒留下,十几二十根散放在桌子上一根一根的拿,拿的时候其他的都不能动,很考验耐力和心理素质的游戏,心理素质不高一紧张手就哆嗦的玩不了;
打手面——打的一方手心向上,躲的一方手心向下,两人面对面,两手要全接触,打的一方要打到对方的手面,躲的一方要快躲,打到了接着打,没打到换对方打。技术好的遇到菜鸟能把对方的手面打肿了;

压指头——拇指压食指、食指压中指以次类推最后小指要拇指,和现在的猜拳一样;

弹叭——蜷起中指用力弹对方手面,一人一下看谁先喊疼;

玩泥巴——用泥巴做成碗状,然后口向下摔到地上。随着一声翠响“碗”底那部分就会被空气顶破,看看谁摔的响;

放风筝——自己做的那种简易的,形状像蝌蚪,因为制作简单都是自己做来玩;

好多好玩的想起了再续……

jill26说的是女孩子玩的游戏,男孩子玩卡牌、打土仗、爬树捉知了、池塘游泳、偷别人家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