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为什么活得那么累啊?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1 15:42:37
工作和生活都不顺啊,天天心烦啊!好累啊,人累心更累啊!!!

学会忘却
人一生要记住的东西很多,但有许多事情我们也应该学会忘却。譬如生活中遇到的种种不快,以及他人对你的各种伤害--讽刺打击、侮辱诋毁甚至仇恨。忘记这些,不仅仅是一种大度,一种超脱,更是一种人格的力量和为人的美德。
有位作家曾在一部作品里写到:沉湎于旧日的失意是脆弱的,迷失在痛苦的记忆里是可悲的;无法忘记过去伤痛的人,常常会连今天的幸福也失去。是的,生活就像一个万花筒,有欢乐也有悲伤,有真情也有假意,有赞扬也有批评,有感恩也有抱怨,但是人们无不希望自己活的超脱一些,轻松自在一些,浪漫悠闲一些,那么,我们为何不学会释放心灵的重负,自觉忘记那些无碍原则的个人得失,无关大局的磕磕碰碰,无伤大雅的前嫌旧隙,轻装上阵,潇洒前行呢?
学会忘却是明智之举。因为有了忘却,人们就不会在斤斤计较的“情绪漩涡”里迷茫和徘徊,心境便有了一份愉快,精神便有了一份放松,心理便有了一份平衡,从而就能够把充沛精力投入到工作生活中去。实际上,老是对别人的“坏处”耿耿于怀,对自己的过失念念不忘,心理上就少一分坦然,缺一分宁静,到头来搞的自己痛苦不堪,轻者精神恍惚,重者可能导致疯狂报复,走上犯罪道路,受害最大的还是自己。《列子·周穆王》中就载有这样一个故事:宋人华子患了健忘症,“朝取而夕忘,夕与而朝忘,在途则忘行,在室则忘坐,今不识先,后不识今”,“荡荡然不觉天地之有无”。后来有高人将他的病治好了,谁知他又把平生数十年的得失、欢乐、好恶都记起来了,须臾不忘,以致把妻子的点点滴滴不检点和儿子的种种不敬、邻居的方方面面过失都念挂于心,最后“扰乱万绪,遂怒而黜妻罚子,操戈逐邻”,搞的鸡犬不宁、四邻不安。由此足见,不会或不能忘却,有时还会成为人们幸福生活的“绊脚石”。
学会忘却是崇高之本。因为懂得忘却的人,往往胸中装着大局,追求远大理想和未来,尊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信任和团结,能够除却私心杂念,坦荡面对人生。“如烟往事具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这种人也往往以其宽广的胸襟,受人敬仰。“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就是个典范。他与王安石同朝为官,十分欣赏王安石的才学,曾赠诗于王安石,想结谊修好,但王安石自恃清高,非常冷淡,让欧阳修吃了闭门羹。后来,欧阳修担任了朝廷要职,却竭力推荐王安石当宰相,有人向欧阳修提起往事,欧阳修哈哈一笑说:“我早就记不得了。”古人尚且有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