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位高人知道汉乐府中《上邪》的典故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4 10:36:33
我想知道具体一点的——不是解释
最重要的是想知道最初吟唱这首诗的女子
谢谢!

在梁集镇西渭河畔戚姬村(原王行村)原有一座戚姬苑,人称戚庙,是汉文帝刘恒为报答戚姬当年搭救高祖刘邦之恩,特在藏匿刘邦的枯井处修建的。现尚存西厢房三间、古井、清代重修断碑等。戚姬是一位年轻貌美、不畏兵威的女子,曾搭救过刘邦。《上邪》,就是两人在念爱之时,戚姬给刘邦的爱情誓言.刘邦登基后,她成为宠妃,后被吕后所害。

戚姬是登上天元广场十六根历史名人柱的唯一一位女性。公元前205年农历四月,项羽率轻骑突袭彭城,汉军溃败,楚军追至灵璧东睢水上,刘邦只身沿睢水东北而逃,逃至今梁集境内,躲进一眼枯井中藏身,被附近村中的戚氏父女救起。为躲避楚军搜捕,戚父将刘邦留住三天,并以戚女相许。次年,戚女生下一子。三年后刘邦在定陶称帝,戚氏父女赶去相认。刘邦以戚女为姬,给儿子取名如意,封为赵王,又因如意酷似自己,刘邦对戚姬格外宠爱。刘邦曾考虑废太子刘盈,改立如意为太子,但遭吕后和大臣们的反对,未能如愿。刘邦死后,吕后专权,她罚戚姬穿上囚服到永巷舂米。戚姬满腹怨愤地唱到:“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相隔三千里,谁当使告汝!”后来,赵王如意被吕后用鸩酒毒死。戚姬被砍去手足,挖眼,熏耳,饮以哑药,扔在茅厕里,号为“人彘”,折磨致死。刘邦长子惠帝刘盈听说戚姬被害,愤其母吕后过于歹毒,派人告诉吕后:“此事非人所为,臣为太后之子,实无脸面治理天下!”从此不问政事,最终忧郁而死。吕后主政八年,她死后,大臣杀诸吕,扶立刘恒为文帝。汉文帝为报戚夫人救高祖之恩,亲诏在戚姬救主之地兴建“戚姬苑”,以香火祭之。睢宁人为戚姬的悲惨遭遇而痛惜,更为她的勇敢、机智和善良而骄傲,岁岁年年祭祀不停。黄河夺泗后,戚姬苑多次被毁,但乡民捐资,屡毁屡建,至今尚有戚姬苑遗迹。

本诗为民间收集,作者已不可考

本篇是汉乐府《饶歌》中的一首情歌,是一位痴情女子对爱人的热烈表白,
在艺术上很见匠心。诗的主人公在呼天为誓,直率地表示了“与君相知,长命
无绝衰”的愿望之后,转而从“与君绝”的角度落墨,这比平铺更有情味。
主人公设想了三组奇特的自然变异,作为“与君绝”的条件:“山无陵,
江水为竭”——山河消失了;“冬雷震震,夏雨雪”——四季颠倒了;“天地
合”——再度回到混沌世界。这些设想一件比一件荒谬,一件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