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左扼两淮,右控江汉,屏蔽中原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3 04:59:56
信阳左扼两淮,右控江汉,屏蔽中原,自古以来就是江淮河汉的战略要地,境内的“义阳三关”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谁给解释一下左扼两淮,右控江汉等句的意思,有点看的不是太懂.
都回答的太简单了,寡人又不是文盲,你们写的太肤浅,没有什么参考价值.

有没有什么文献史料之类的东东. 我想多了解一下我的故乡.

左扼两淮, 指南淮北淮
右控江汉, 指江中汉中.
屏蔽中原,自古以来就是江淮河汉的战略要地, 指信阳地址在战略位置非常重要,是首冲之地.
境内的“义阳三关”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义阳三关”是什么东东,谁知道的 可以解释一下.

信阳扼控江
淮,屏蔽中原,是东西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素有“三省通衢”之称。从古至今,是江淮河汉之间的战略要地,又是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左扼两淮,右控江汉就是指控制着淮南和淮北,掌握着长江汉江那一地区

http://bk.baidu.com/view/3638.htm看看百度百科就知道啦,多得很,还有相关方面的信息

信阳市位于河南省南部,东与安徽为邻,南同湖北接壤,介于鄂豫皖三省的结合部,处于大别山北麓与淮河上游之间。全境东西长约205公里,南北宽约142公里,总面积1.8万多平方公里,总人口780万,辖8县2区。
信阳是一座历史古城。早在8000多年前,境内淮河两岸就出现了相当规模的原始农业,从东到西分布有裴李岗文化、龙山文化和屈家岭文化遗址多处。商周之际,这里建立了申、息、弦、黄、蒋、蓼等诸候国。春秋战国时期,楚灭申、息等诸候国,建申、息、期思等县。北宋改义阳为信阳,一直延用至今。

信阳是一座文化名城。一代名相孙叔敖(今淮滨县人),造田兴水,使楚国富甲一方,他设计并主持修建的期思陂(bei),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项大型水利工程。唐代“开漳圣王”陈元光(固始人)、“闽王”王审知(固始人),把中原文明传播到福建、台湾等地。倡导“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一代文豪何景明(今 浉河区人),是明代“前七子”的领袖。信阳境内革命遗址、古迹和文物众多。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省及省以下级别文物保护单位400多处,有重要革命纪念地和革命旧址400多处,为全省各市之冠。

信阳是一座交通要城。信阳左扼两淮,右控江汉,屏蔽中原,自古以来就是江淮河汉的战略要地,境内的“义阳三关”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