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北伐是正义的战争还是穷兵黩武?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09:45:36
他发动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真的是为了匡扶汉室吗?

为了匡扶汉室?他自己再清楚那不过是哄人的口号罢了,因为他自己对刘禅的不臣之心已经昭然若揭。
六次北伐不仅毫无成果而且大大削弱了蜀国的国力,不是穷兵黩武是什么?
即使你说他这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那又与蜀国数万百姓何干?
完全是军阀间的毫无正义可言的战争将无辜的老百姓卷入无底的灾难之中。
他这种为一己之私欲发动数万人参与的无义战争是不值得我们赞颂的,是必然要遭到历史的唾弃,终究逃不出人民大众的摒弃,得不到支持而遭到彻底失败的。

试想如果你是当时一个蜀国的老百姓,诸葛亮打着为报刘备知遇之恩的幌子要征你和你们家人入伍打仗,去侵略外国而不是保家卫国,你会心甘情愿去吗?你会支持他吗?这与你有何关系吗?
难道蜀国老白姓的生活比曹魏的人民过的好要去解放他们吗?笑话!
蜀汉的军民巴不得曹魏来解救自己,什么东汉?什么匡扶汉室?东汉王朝还得他们流离失所、民不聊生,难道现在还要退回到那个“白骨蔽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悲惨社会吗?

凭什么要人民大众为几个统治阶级的私欲卖命呢?

诸葛亮不断的北伐,不管口号叫得怎样,从结果和具体实施的过程看,他一次次北伐的最大动机是为了个人集权,只有处于北伐的战时状态,诸葛亮才有借口提调政治对手李严,并借机除去他;且只有在北伐的名义下,才能上那样的《出师表》对皇帝颐指气使,并安排自己的亲信向宠等人掌管宫廷。同时,北伐集权的过程,是诸葛亮享受特权,并牢牢抓住军队以维持自身地位的必要保证。
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作了比较精心的准备,刘备托孤时并未让诸葛亮主管军事,但他通过第一次北伐的组织过程,巧妙的排挤了同为托孤重臣的李严,第一次成为全权的军事统帅,北伐之于诸葛亮,确实是一个获得个人集权和名望的良好途径,但不可否认,当时的他确也有为国立功,“帝还故居”的一片公心”,同时也存在让不知诸葛亮为谁的魏国人,见识一下自己的个人想法。
但是在第一次北伐大败后,为堵众人之口,诸葛亮自贬了职,只有再发动下一次战争,哪怕捞一点小功,才能恢复自己的官职和威信。于是一次次仓足的所谓北伐就这样不断开始了,只有在这种北伐的组织状态下,诸葛亮才能集军权,政权,人权,物权与一身,所以才会不管北伐的结果胜负,以及是否劳民伤财,一次次发动五次北伐,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