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阴阳五行学理论解说?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18:38:02
我想了解其理论知识

阴阳源於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认为万物都有阴阳两个对立面,以阴阳来解释自然界的各种现象,例如天是阳,地是阴;日是阳,月是阴。阴阳的对立和统一,是万物发展的根源。凡是旺盛、萌动、强壮、外向、功能性的,均属阳;相反,凡是宁静、寒冷、抑制、内在、物质性的,均属阴。

  阴阳学说亦应用於中医学上,用来解释人体生理现象及病理变化的规律。
  中医的五行学说,许多人认为十分抽象,难以明白。其实,五行学说是一套和西方医学截然不同的理论,用的是另一种语言,另一套代号。就如代数用XYZ,化学将水解释为H2O,都是一种代号,我们必须首先要明白那套语言,才能明白背后的理念。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中医古代哲学认为宇宙的诞生,是由这五种元素组成的。中医学利用这五种元素的特性来形容各脏腑器官的生理功能,相互之间的关系、生理现象以及病理变化。实际应用上,调理身体/治病时,某些器官若有病,可能需要针对另一器官。

  相生:是指五行中互相资生和助长:

  钻木取火 木生火
  火的灰变成泥土 火生土
  泥土蕴含矿物质及金属 土生金
  金属溶后会有水 金生水
  水滋养树木 水生木

  例如:脾(土)主管消化系统,负责提供人体所需的营养,我们才有生命力,有呼吸,有「气」,所以说土生金(肺)。由於有这关系,因此有〈培土生金法〉,即采用健脾的方法来治疗肺虚的疾病。

  相克:是指五行中互相制约和克服:

  金坚硬防碍树木生长 金克木
  植树以防泥土松脱 木克土
  泛滥时用沙包挡水 土克水
  用水来灭火 水克火
  用火可溶掉金 火克金

  我认为传统的阴阳五行学理论基本上是将物质归纳到五行之中,赋予阴阳的属性,以相生相克的关系来诠释物质间的关系,进而解释事物的发展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