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中基片的作用?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4 04:32:44
在光学工程中有个基片的概念,它是干嘛的?

1、在高端光学镜片应用领域,必须依赖具有特种光学性能的特种光学镜片。如:在漆黑的夜晚,导弹要发现并锁定F117战机在高空中的高度、航向、速度等,首先必须利用远红外跟踪“眼睛”发现它......但是,F117喷气发动机在排气前,已经经过了特殊的降温处理,况且他不在飞机的腹部而是在飞机的被部排气,这样,地面上(或着导弹上的)红外线捕捉装置将看不到他的喷气口所发出的1微米到20微米的红外线,当然也就无法捕捉到他.但是,F117在其背部排出的“尾气中”还是发出不太强烈的40—200微米的原红外线,而且其中20至40微米波长的范围内有较强的比例。现在人们就是用特种光学镜头针对20—40微米集光后锁F117的位置,并正好利用远红外光谱与其他战绩的不同而判定机型。但是,常用的光学玻璃,透过能力只是0.4—0.8微米。红外线望远镜、红外照相机,一般用几个昂贵的萤石镜片,但萤石镜片的透过率为0.12—12微米,无法透过20—80微米的要求。可是,一些盐类晶体,对20—40微米的远红外线几乎完全透明,如:氯化钠透过率为0.21—26、碘化钾晶体为0.25—45、臭化铯晶体为0.3—55、金刚石晶体和薄膜的透过率为0.25—80微米。可见碘化钾、臭化铯等晶体都胜任20—40微米远红外光的透过,都能胜任做F117光学跟踪光学镜片。但是,这些晶体会大量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后被溶解掉。于是人们想出一个办法,就是先用类似金刚石的材料薄片把磨制合格的碘化钾、臭化铯包起来隔绝与空气接触,这样,就实现了用盐类晶体制作原红外镜头的目的。现在我们把包复(或称在光学镜片上)的薄片成为“基片”。
2、很多的高端光学仪器镜片,需要用到以锗、无定型硅、硒、锑化铅、二氧花钛等作为折光元件,一般是用离子溅射的工艺制作。常常把萤石、氧化铝、水晶、各种稀土氧化物等的晶体磨至到光学品级的薄片作为“光学基片”然后在“光学基片上”用“离子溅射”的方法称(渡)上以锗、无定型硅、硒、锑化铅、二氧花钛等光学材料,制成各种重要用途的光学镜片。
3、许多的科研、军工、民用光学仪器,都用到单色滤光片、单色反射片、单色吸收光片、斩波器、偏振光片、等等。都需要用光学平镜级别的薄片作为“光学基片”,再在光学基片上用化学渡膜、真空蒸发渡膜、离子溅射渡膜的方法渡上需要的另一种或多种或多种多层光学物质来实现所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