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鞭断流的历史出处和人物?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02:20:22

投鞭断流
“投鞭断流”一词,多用来比喻军兵众多,实力雄厚。《晋书·苻坚载记》:前秦之符坚,将要进攻晋朝,其下属石越劝说晋有长江之...此棋局,红方数子轮翻轰炸,联合进攻,形容军旅众多,犹可投鞭断流一般。

投鞭断流
词目 投鞭断流
发音 tóu biān duàn liú
释义 把所有的马鞭投到江里,就能截断水流。比喻人马众多,兵力强大。
出处 《晋书·苻坚载记》:“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
示例 人民解放军以~之势跨跃长江天险。

投鞭断流
“投鞭断流”一词,多用来比喻军兵众多,实力雄厚。《晋书·苻坚载记》:前秦之符坚,将要进攻晋朝,其下属石越劝说晋有长江之...此棋局,红方数子轮翻轰炸,联合进攻,形容军旅众多,犹可投鞭断流一般。

投鞭断流
词目 投鞭断流
发音 tóu biān duàn liú
释义 把所有的马鞭投到江里,就能截断水流。比喻人马众多,兵力强大。
出处 《晋书·苻坚载记》:“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
示例 人民解放军以~之势跨跃长江天险。

《晋书·苻坚载记》及《资治通鉴·淝水之战》中载:苻坚将攻晋,在群臣会议上多数大臣都表示反对,坚曰:‘……虽有长江,其能固乎?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
西晋末年,政治腐败,西北和北方各民族乘机独立,纷纷脱离晋朝统治。先后有匈奴、羯、鲜卑、羌、氐等五个民族,成立过十六个国家,即历史上所称的“五胡”十六国。这些国家中,要算氐族的秦国(史称前秦,或苻秦)为最大。有一个时期,它几乎包括了北中国的全部地区。秦王苻坚,自称天王,企图征服偏安东南的东晋王朝,蓄意统治全中国。
苻坚为了南征晋朝,下令征募军士,凡成年男子,十个里面抽一个当兵,把勇敢有才、年在二十上下的富家子弟,派做禁卫军军官。他得意地说;“我给司马昌明(晋朝的皇帝,即晋武帝)、谢安(晋朝的中书监)和桓冲(晋朝的中军将军),已经预先派好职务了,因为他们很快就会被我降服;我们也可以预先给他们把住宅建造起来。”
这时,苻坚的大臣,包括苻坚的弟弟苻融,都不主张出兵。只有鲜卑族的慕容垂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