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基础是怎么样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0 08:49:32

第二篇 构成基础篇
在起步阶段让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假设我们每个人有10枚大小不同、颜色不同的棋子,请你对它们进行进行排列、组合。比一比谁的排列方式最多?赛一赛谁的构思最巧妙?其结果往往会出人意料,其实,在你苦思冥想的时候,无形中已经步入了设计的大门……构成就是一种造型概念,也是现代造型设计用语。其含义就是将几个以上的单元(包括不同的形态、材料)重新组合成为一个新的单元,并赋予视觉化的、力学的概念。本篇内容将使读者了解构成的基本要素;掌握构成设计的基本方法;相信您的设计感知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将会有所提高。
第一章 构成与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构成的基本要素;
2.掌握构成的基本方法;
3.培养读者的设计感知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第一节 什么是构成
【课前导读】
本节课通过对实例作品的分析和评述帮助读者理解构成的概念;构成与设计的关系;简要介绍了设计的发展过程,使读者了解现代主义设计的背景,掌握现代设计的思想基础,明确学习的目的。
【本课要点】
构成的概念
构成的起源
构成与设计的关系
【课堂讲解】
2.1.1 构成的概念
“构成”(Composition)是一种造型活动,是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的构思方法。所谓构成就是按照美学创作的原理,把一种物体形态分割成多个单元,又可以把多个单元组合成一个新的物体形态,这种从分割到组合,或从组合到分割的活动即是基础设计的构成。它不是技术的训练,也不是模仿性的学习,而是引导学生通过有效的方法,在设计造型的过程中主动地去组织与创意。这种构成活动是一种生动的艺术思维活动,能开发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能学会运用一定的设计原理创造出多种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
例如:在平面设计中,标志设计是构成最直接的应用,可以通过重复、渐变等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用最简洁的点、线、面来传达意念(见图 2—1—1)。

构成除了应用在平面设计领域,作为设计的基础原理同样还应用在其它设计领域,如在建筑领域中大家熟知的悉尼歌剧院、巴黎的罗浮宫的水晶金字塔分别运用了立体形态重复与繁殖的构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