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教 杜甫 的 兵车行 现代文赏析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6 12:59:46
把 第一段的场景 改写 成为 300字的现代文 第2段 改写成为 现代文的对话形式
时间很紧 速求```` 速度快得可以追加赏分

1.行:本是乐府歌曲中的一种体裁。但《兵车行》是杜甫自创的新题。

2.辚辚:车轮声。萧萧:马鸣声。行人:指被征出发的士兵。

3.走:奔跑。咸阳桥:在咸阳西南,横跨渭水的一座大桥。

4.干:冲。

5.过者:过路的人,这里是杜甫自称。点行:当时征兵用语,即按名册点名征召出征。"但云"以下,全是行人的答话。

6.或:不定指代词,有的、有的人。防河:当时常与吐蕃发生战争,曾征召陇右、关中、朔方诸军集结河西一带防御。因其地在长安以北,所以说"北防河"。西营田:古时实行屯田制,军队无战事即种田,有战事即作战。"西营田"也是防备吐蕃的。

7.里正:唐制,每百户设一里正,负责管理户口。检查民事、催促赋役等。右时以皂罗(黑绸)三尺裹头,曰头巾。新兵因为年纪小,所以需要里正给他裹头。

8.武皇:汉武帝刘彻。唐诗中常有以汉指唐的委婉避讳方式。这里借武皇代指唐玄宗。因为二者都有穷兵黩武之举。开边:用武力开拓边疆。

9.汉家:代指唐。荆杞:荆棘与杞柳,都是野生灌木。

10.秦兵:指关中一带的士兵。耐苦战--能顽强苦战。这句说关中的士兵能顽强苦战,像鸡狗一样被赶上战场卖命。

11.长者:即上文的"道旁过者",即杜甫。征人敬称他为"长者"。"役夫敢伸恨":征人自言不敢诉说心中的冤屈愤恨。这是反诘语气,表现士卒敢怒而不敢言的情态。

12.关西:当时指函谷关以西的地方。这两句说,因为对吐蕃的战争还未结束,所以关西的士兵都未能罢遣还家。

13.比邻:近邻。

14.青海头:即青海边。这里是自汉代以来,汉族经常与西北少数民族发生战争的地方。唐初也曾在这一带与突厥、吐蕃发生大规模的战争。

15.啾啾:象声词,表示一种呜咽之声。

这是一首反对唐玄宗穷兵黩武的政治讽刺诗,可能作于天宝十载(751)。天宝以后,唐王朝对我国边疆少数民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