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曲是中国古代一种什……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4 15:11:50
散曲是中国古代一种什么,按什么填写,句式怎样,近似于什么,但比什么自由,中间可以加什么,每种调子有固定的什么。盛行于什么和什么(朝代)。包括什么和什么两类。

曲和词体式相近,都是按调填词,但词的定格一般不变,而曲一般在字数定格外,可以加衬字,较为自由,又多使用口语,风格明快泼与唐诗、宋词并称的“元曲”,包括杂剧和散曲两种文学形式。杂剧属戏剧,散曲属诗歌。

散曲分小令和套曲两种样式。小令是单个的曲子,跟现代的歌词相近,是按曲调创作的,每个曲调都有自己的名称,各个曲调的字数和句式各不相同常用于写景、抒情。《朝天子 咏喇叭》就是一首散曲。“朝天子”是散曲曲牌的名子,“咏喇叭”是题目。套曲,又称“套数”“散套”,通常用同宫调的若干曲子联缀而成,长短不论,一韵到底,一般都有“尾声”,适宜叙述比较复杂的内容,如睢景臣的《汉高祖还乡》。
辣,有民歌色彩。

金元散曲,指的是金元时期的小令和套数,小令和词调同源,是一支支独立的曲子;套数则源自宋金时期的说唱诸宫调,是由多只曲子依照一定的调性组织起来的。

据近人隋树森《金元散曲》统计,元散曲有作者160多人,小令3800多首,套数400多套。代表作家是马致远。如他的(天净沙)小令: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它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画,寥寥几笔,勾画出一些富有特征的事物,渲染了一种萧瑟凄清的意境,寄托关山行旅的凄苦心情。

散曲有三种体裁:一是小令,跟词里的小令基本相同,不过几乎全是单调的;二是套数,它是根据不同的调性如“黄钟”、“南吕”、“双调”等组织起来的;三是带过曲,是从套数里摘出来两支或三支连唱的曲调。

与词调相比,散曲有自己的特点:一是在正格之外可以加衬字。如“莺花寨埋伏的紧,但开旗决赢,谁敢共俺娘争?”其中,“的”、“但”、“谁”都是衬字。加上这些衬字后,更加接近口语,显得更为生动。二是平仄合押,用韵更密,不论朗诵或歌唱,都更加动听。三是不避字句重复,因此,散曲的风格一般要比词泼辣、奔放。

散曲
是一种同音乐结合的长短句歌同,经过长期酝酿,到宋金时期又吸收了一些民间流行的曲词和少数民族的乐曲,于是逐步形成了一种新的诗歌形式。金元时在北方流行,故散曲又称北曲。它包括小令、套数两种主要形式。

散曲或称为"清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