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物体受一对平衡力作用,做功之和必为零,这种说法正确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4 01:08:27
不正确请给出反例,请认真回答。不会的请不要回。
我有一个反例:用力在两边拉弹簧,使弹簧向两伸长,这个例子能推倒上面命题吗?
重新想了下.
力的作用点到底是哪?如果是在弹簧中点,那么说法就正确;如果是在手拉弹簧的位置,那么这两个位置必然不是同一处,那这两个力就不是平衡力了.

正确
w=f*s
是沿力的方向移动距离(当然不沿力的方向做负功也可以)
考虑两点
一是否受力
二是是否移动距离
平衡力,就是合力为0
即使在做匀速直线运动,虽然有距离,因为所受合力为0也不做功

不正确,楼上忽视了一个问题,移动的距离应该是力的作用点的移动距离而不应该是物体的移动距离。而力的作用点的移动距离不一定相等。你说的那个问题就是例子,拉弹簧时你的两只手的位移是不一样的,因此计算做功时虽然是相同的大小确实不同的位移,两者之差就是所增加的弹性势能

你想知道的应该是合外力做功是否为零。
做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因此要分析合外力做功是否为零,本质就是分析物体所具有的各种形式的能量是否增加或减少(当然这种变化是要由合外力引起)。
因此第二个回答是对的。做的功就是其弹性势能的增量。

另外,对于质量分布均匀,具有一定的规则的几何形状的物体,一般将其几何中心视为力的作用点;这实际上是一种等效处理的方法。因此质量分布均匀的弹簧受到的拉力的作用点就是其中点。

一个物体受一对平衡力作用,做功之和必为零,这种说法正确吗? 一个物体受到各为10N的一对平衡力的作用而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时再将这对平衡力突然各增大到40N,则物体: 9.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在水平方向只受一对平衡力的作用,则该物体 一个物体如果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则它的 一个物体在一对平衡力的作用下作匀速直线运动,突然撤下其中一个力,则可能出现的情况有哪三种? 判断:处于静止状态的物体,一定受到一对平衡力的作用 某物体受到一对平衡力的作用,做匀速直线运动,若撤掉其中一个力,该物体的动能为什么(不一定)发生改变 某物受到一对平衡力的作用,做匀速直线运动,若撤掉其中一个力,该物体的动能为什么(不一定)发生改变 某物体受到一对平衡力的作用,做匀速直线运动,若撤掉其中一个力,该物体的动能为什么(不一定)发生改变 举例 一个物体受一对平衡力,当撤销其中一个力时,物体将会怎样?(对错误的选项,举出反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