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诗名啊!!!(帮帮忙)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18:15:44
"带走一盏渔火,让它温暖我的双眼......"这首曾被广为传唱的流行歌曲<<涛声依旧>>,其歌词和意境无疑是借鉴了一首古诗,你能说出这首诗的诗名吗?请把这首诗工整地写出来.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赏析】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作。诗人在深秋时节,夜泊枫桥,孤舟长夜,冷落寂寥,不能成眠,羁旅乡愁,油然而生,于是写了这首情思缠绵、意境悠远的佳篇。诗篇以写远景开始,远景有霜天、残月与树鸦、山寺相衬;近景有江枫、渔火与泊船、客旅“对愁”。天边朦胧的残月和闪亮的渔火交辉;江面幽白的月光和岸边的红枫对映,再加上乌啼和钟声,使枫桥夜泊的画面有层次、有色彩、有光亮、有声响,立体地展现出来,突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气氛,是情景交融之古典诗歌的佼佼者,所以被誉为千古绝唱。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这是描绘春夜雨景,表现喜悦心情的名作。一开头就用一个“好”字赞美“雨”。在生活里,“好”常常被用来赞美那些做好事的人。如今用“好”赞美雨,已经会唤起关于做好事的人的联想。接下去,就把雨拟人化,说它“知时节”,懂得满足客观需要。不是吗?春天的万物萌芽生长的季节,正需要下雨,雨就下起来了。你看它多么“好”!第二联,进一步表现雨的“好”。雨之所以“好”,就好在适时,好在“润物”。春天的雨,一般是伴随着和风细细地滋润万物的。然而也有例外。有时候,它会伴随着冷风,由雨变成雪。
有时候,它会伴随着狂风,下得很凶暴。这们的雨尽管下在春天,但不是典型的春雨,只会损物而不会“润物”,自然不会使人“喜”,也不可能得到“好”评。所以,光有首联的“知时节”,还不足以完全表现雨的“好”。等到第二联写出了典型的春雨——伴随着和风的细雨,那个“好”字才落实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仍然用的是拟人化手法。“潜入夜”和“细无声”相配合,不仅表明那雨是伴随和风而来的细雨,而且表明那雨有意“润物”,无意讨“好”。如果有意讨“好”,它就会在白天来,就会造一点声势,让人们看得见,听得清。惟其有意“润物”,无意讨“好”,它才选择了一个不妨碍人们工作和劳动的时间悄悄地来,在人们酣睡的夜晚无声地、细细地下。雨这样“好”,就希望它下多下够,下个通宵。倘若只下一会儿,就云散